新快报讯 9月2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现代五项项目在黄村体育训练中心现代五项综合训练馆和跑射场正式开赛,作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竞体赛事,同时也是受天气条件高度影响的户外赛事,项目原定赛程横跨台风“米娜”“桦加沙”影响时段,成为全运会史上首个经历两次台风过程影响的竞技比赛,广东省气象部门坚持全省“一盘棋”,高效联动、协同合作,密切跟踪研判台风过程对赛事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围绕比赛安全、赛程优化提出专业意见,有效保障赛事顺利进行。
现代五项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赛事,包含马术、击剑、游泳、障碍跑和激光跑等项目,其中户外项目对气象条件高度敏感,全运会广州气象台按照“131631”递进式服务模式,提前开展天气气候趋势滚动预测及高影响天气影响预估,针对广州后汛期台风、暴雨和高温等天气事件发生概率较高的不利形势,在赛前开展现场勘查,完善改造比赛场馆气象监测站点,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检查,全面织密赛事气象安全网。
针对赛事特点,在广东省气象台的指导下,前期全运会广州气象台基于“一赛一策”服务理念,精细研发针对赛事场馆的暑热指数气象风险产品,该指数由湿球、干球和黑球温度综合计算得出,并结合场馆监测站点温度、风速、湿度等数据的历史统计资料,迭代更新系数阈值,优化调整预报方程,进一步细化预警防御等级,为赛事提供更有效的暑热压力预报预警服务。
9月18日,在对17号台风“米娜”和18号台风“桦加沙”影响有充分判断后,全运会广州气象台迅速与MOC、竞委会开展视频会商,综合分析台风过程对户外赛事造成的风雨影响,提出22日-23日为降雨暂歇期,建议把握“窗口期”优化赛程。20日-21日,受“米娜”残余环流影响,广州部分区域出现暴雨过程,气象部门加密雨情监测和风险分析,强化对赛事场馆、接待酒店及沿途天气实况的研判评估,制作并更新发布《现代五项比赛天气预报》,结合赛程不同阶段给出防御建议,单日加密发布预报信息6条,保障比赛顺利进行。
聚焦超强台风“桦加沙”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全运会广州气象台专家参加极端天气赛事应对工作专题会议,从台风发展动态、风雨影响,精细化预警级别、应急联动节奏等方面进行评估解读,明确指出23日夜间至24日为强风雨时段,对赛事进行有极大不利影响,提出专业意见,为赛事延期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23日,在台风登陆前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全运会广州气象台预报员驻守赛场,根据卫星、雷达等多源气象资料,结合赛事场馆周边加密改建的6套气象监测设备实况数据,与全运会气象台首席进行连线会商,加紧对“台前飑线”等可能发生的极端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确保赛事安全进行。
体育赛事对天气条件高度敏感,有效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更是重中之重,广州市气象部门坚持“数智气象”理念,为赛事把脉风云,向宾客传递温度,正成为全运盛会不可或缺的“护航者”,接下来将继续按照“一赛一策”服务思路,针对性开发精细化服务产品,为赛事精彩筑起气象安全防线。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