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28日上午,“吾堂中山 雕筑风华——全国中山纪念堂选粹”展览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隆重开幕。
展览亮点:两大首创,开启文化展示新维度
据悉,本次活动是第35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展览突出“两大首创”。第一,首次实现精雕艺术与建筑艺术的深度融合。展览特邀著名精雕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李志龙先生,以孙中山与中山堂为主题创作系列艺术作品。精雕艺术是极为精细的雕刻镂空手法,在宣纸、绫、绢、金箔、银箔等材质上创作,融合绘画、摄影、书法、版画等多种艺术语言,风格独特,立体感强。
第二,广州中山纪念堂首次系统整理并展出全国现存中山纪念堂的图文资料。展览集中呈现了二十座代表性中山纪念堂,从建设背景、建筑特色与历史变迁等角度,全面展现其文化价值与发展脉络。
成果丰硕:专著出版,奠定学术与艺术价值
与展览同步,国内首部全面梳理中山纪念堂的专著——《吾堂中山——全国中山纪念堂图录》正式出版。该图录是广州中山纪念堂多年研究工作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史料与艺术价值,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自2019年启动“全国中山纪念堂巡礼”项目以来,广州中山纪念堂持续开展调研整理与推广工作,逐步建立专题数据库,并先后推出多期专题展览,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本次“吾堂中山 雕筑风华”展览正是这一长期项目的精华呈现。
后人回响:赓续薪火,传承弘扬中山精神
活动当天,孙中山先生曾孙孙国雄、曾侄孙女孙雅丽亲临开幕式并沉浸式参观纪念堂。孙国雄深情表示:“中山纪念堂不仅建筑精美,更承载着家族记忆与民族精神,每次归来,都能深切感受到曾祖父的革命理想与家国情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成就令人赞叹,年轻一代接受良好教育的景象更让我欣慰。”
孙雅丽女士从文化传承角度谈道:“纪念堂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典范,与孙中山先生融贯中西、胸怀天下的思想一脉相承。在他逝世百年之际,重温‘天下为公’‘博爱’‘大同’等思想,对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吾堂中山 雕筑风华——全国中山纪念堂选粹”展览已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主体建筑三楼展厅正式开展,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前来参观。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刘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