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新学子、新设施、新公交线路……9月29日,在成立一周年之际,深圳理工大学举行了一场“仪式感拉满”的开学典礼。相关代表与深圳理工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拉开深理工新学期序幕。
校长樊建平寄语新生:既要有大智,更要有大勇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以《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模式、培养实战型的拔尖创新人才》为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建校一年,深圳理工已汇聚近50位顶尖学者,构建了‘学院—研究院—书院’三院一体的育人架构,‘4+1’教学体系结出硕果,2024级学生在科创竞赛中捷报频传。”
他表示,深圳理工要以“深空、深海、深地、深脑、深智、生命”六大领域为锚点,构建无边界大学,与光明科学城共生共长。他勉励学子以“大勇大智”的魄力,聚焦从0到1的原始创新,在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与科学家精神指引下,书写属于深圳理工的时代答卷。
“培养好学生是深圳理工大学每一个老师的职责和义务。我们有能力培养好学生,我们有情怀教育好学生,我们有渠道输送好学生。”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潘毅说道。
为感谢深耕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学校向一批优秀教师颁发了“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奖”“优秀辅导师奖”等各类奖项。
战略合作再+4 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作为坚持开放式办学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始终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核心,持续链接科研机构、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已搭建起跨区域、多领域的合作网络,此次典礼现场四项战略合作的签署,更是将协同发展推向新高度。
现场,深圳理工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人才交流、科研合作、成果转化及基础教育提升等领域开展深度协作,共筑跨区域协同发展新通道。
与光明区政府共建附属光明教育集团,通过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共创校地合作办学新范式。
与深圳市光明银星生命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围绕AI+药械、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医疗器械等重点方向,联合打造国家级科技园区,共启产业协同运营新篇章。
与甬江实验室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设立“新材料专项计划”,培养兼具原始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共绘高端人才联合培养新蓝图。
新设施新交通齐齐亮相 打造一流育人空间
在开学典礼上,全体师生见证了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向深圳理工大学移交了象征图书馆、体育馆和国际交流中心正式启用的“金钥匙”。三座现代化设施正式交付使用,标志着深圳理工校园建设迈上新台阶,也为师生教学、科研、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流的环境保障。
当天上午,公交线路“B929”的开通揭幕仪式也在深圳理工校园内进行。据悉,B929专线是为了庆祝深圳理工校庆日特别设立的便民专线,覆盖深圳理工在光明区的不同校区、交通枢纽及周边生活区域,充分贴合师生通勤需求,为跨校区师生解决出行难题。
“他们不是毕业生,却在学校最需要时选择相信与托付。他们不是‘同窗人’,却始终与深圳理工的同学们同路同行。”在典礼最后,深圳理工为韩治、黄荔、陈劢授予了“荣誉校友卡”,以感谢他们在学校筹建、发展中给予的重要助力。
典礼上,作为企业家代表,深圳理工大学巾帼科创基金创始捐赠人黄荔给新生们寄语。她鼓励学子们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用好奇心与坚持,为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蔡思彤 余思睿 通讯员 王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