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广东省侨联首次举办的中秋侨宴在广州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海内外侨界嘉宾齐聚一堂,迎中秋、庆国庆、叙乡谊、谋发展。
广东省侨联主席李丰表示,广东是经济大省,更是侨务大省,约3000万粤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地,是广东联通世界的桥梁纽带,也是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期盼广大侨胞赓续家国情怀,当好民间使者,增进中外友谊;深化交流合作,共谋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发挥独特优势,引进资金技术,助力广东腾飞。省侨联将始终践行为侨服务的宗旨,建设打造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信赖依靠的温暖之家。
侨宴前,举办了“侨助千企万品出海——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品展”。李丰在致辞时佩戴的具有滚动字幕提示功能的智能眼镜来自广东智造。乐聚机器人、来画、影目科技、橙子数字科技、具身风暴、零零科技等高新企业参展,面向海内外侨胞集中展示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前沿应用和最新成果,助力广东智造打开国际市场。
侨宴上,举行了“侨爱南粤”捐赠仪式。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美国潮商总会主席林辉勇先生向广东省侨界仁爱基金会捐赠320万元,支持侨界公益慈善事业和乡村振兴工作。
中秋侨宴是省侨联今年精心打造的品牌活动,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主题,融合了侨胞联谊交流、侨助千企出海、侨爱南粤捐赠、侨乡文化展演、抗战精神传承、湾区宣传推介等六大内容,展现出温馨团结、凝心聚力、共谋新篇的家宴特色。
一封侨批,万里来归。活动请柬、菜单参考侨批样式——在金融、邮讯机构尚不健全的年代,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以“银信合封”的形式,担任维系华侨与族亲、家乡乃至祖国经济和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是承载华侨华人与故乡民众共同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
直至1979年,侨批业务归口中国银行管理才完成其历史使命,并于201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作为宝贵的历史资料,被汉学家饶宗颐称作“侨史敦煌”。
菜单中有一款时令鲜果名为樟林林檎,别名番荔枝、释迦果,滋味清甜多汁,产地是无数广东华侨的来处和归处,意味着浓浓的乡愁。相传200多年前,去南洋讨生活的汕头华侨从樟林古港出发远航,归来时把树种带回故乡种植,后来成为当地的特产水果。
活动节目安排也全面凸显华侨以及抗战纪念特色,三大语系社团节目展示等均兼顾广府、客家、潮汕等元素。
广东省侨联有关负责人、各地级以上市侨联负责人、省侨青联、广东国际华商会、省侨界仁爱基金会、省潮人海外联谊会、省客属海外联谊会、省广府人珠玑巷海外联谊会、省侨创联盟、省高校侨联联盟、省侨联法顾委等有关涉侨组织或机构代表,媒体代表,南侨机工家属等嘉宾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