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高位减持,合计拟套现超30亿元
随着A股科技板块大幅上涨,不少科技公司大股东高位套现。主营业务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芯片解决方案的澜起科技大股东计划自2025年10月10日至2026年1月9日减持不超过2290.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股价方面,澜起科技股价曾于10月9日创下历史新高,而昨日收盘该公司报150.06元/股,总市值1718亿元。若按昨日收盘价计算,大股东合计套现超34亿元。
资料显示,澜起科技主要产品是互连类芯片、津逮服务器平台。近日,该公司两名大股东中国电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融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时宣布计划各减持1145.15万股。新快报记者注意到,澜起科技无控股股东、无最终控制人,本次减持的两名大股东为公司第二大和第四大流通股股东,减持前分别持有5789.43万股和4935.7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5.06%和4.31%。
从业绩来看,澜起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58.17%。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95.41%。业绩增长带动股价飙升,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从每股65元左右一路震荡上扬,10月9日盘中最高涨至169.9元的历史新高,涨幅超130%。在股价高位与估值分歧的双重背景下,大股东套现获利。这并不是大股东今年以来第一次减持,在2月5日起的3个月内,上述两大股东就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各自减持约114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大股东减持会增加股票的市场供给,往往会被市场解读为负面信号,短期内股价或面临下跌压力,降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频繁或大量的减持可能导致公司股权分散,影响公司决策的效率和稳定性,对公司的战略规划和长期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刘纪鹏表示,“大股东减持问题”被视为制约市场信心与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瓶颈。他建议,将减持资格与分红比例挂钩,或推行“可流通底价”机制,大股东减持价格须与企业业绩和股指水平挂钩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 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