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前的“光伏热”到如今的转型半导体
由于半导体领域无论在政策扶持还是二级市场表现方面均呈良好的势态,近期,不少上市公司跃跃欲试想跨界,上峰水泥宣布筹划合作投资半导体公司,连续多年亏损的时空科技宣布跨界半导体存储领域,此举被市场视为其摆脱经营困境的背水一战。这些力求跨界实现多元化发展的公司,有的成功转型业绩亮眼,有的则被认为是高风险投资。
4年亏近7亿,时空科技进军半导体
10月9日,时空科技公告称,计划以“发行股份+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国内内存模组龙头嘉合劲威控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2021年至2024年,时空科技累计亏损近7亿元。今年上半年,颓势仍未扭转,再度亏损6627万元。业务承压之下,公司迫切需要更具爆发力的新增长点。若本次交易落地,这家以城市夜景工程起家的企业,将正式跨入存储赛道。虽然时空科技强调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但在消息公布前一个交易日(9月30日),公司股价涨停收盘并创出年内新高,报35.83元/股,被指“公告未出,股价先行”。
有分析指出,每次转型都伴随着商誉减值、整合困难等挑战,此次跨界进军半导体存储领域,对于长期处于经营困境的时空科技而言,更像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
无独有偶,同样已连续三年亏损,主营核化生防御装备的捷强装备也在跨界寻发展。9月16日,公司宣布拟以4690万元收购主营纳米新材料的武汉碳翁持有的山东碳寻51%的股权。据悉,山东碳寻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586.32万元,而采用收益法评估的价值达1.03亿元,评估增值率为1656.72%。也就是说,捷强装备此次为高溢价收购。山东碳寻承诺,2025年至2027年净利润累计将达5500万元,且任一年度的净利润不为负数。若山东碳寻顺利并表且业绩达标,将对捷强装备的业绩表现起到助益作用。不过,捷强装备仍需警惕跨界新业务、山东碳寻业绩波动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
负债超70亿,上峰水泥参股多领域
无独有偶,今年10月份,上峰水泥已有多笔半导体投资,公司分别向江苏鑫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鑫丰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了5000万元,涉及了半导体原材料和先进封测领域。10月15日,上峰水泥公告,此前战略性参股的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过会,这意味着上峰水泥在半导体领域的又一笔前瞻性投资即将迎来回报。
据了解,除了投资半导体领域,上峰水泥还投资了多家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企业,包括先导电科、中润光能、昆宇电源等。上峰水泥的激进投资策略也引发了市场的一些疑虑。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峰水泥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等负债总计超77亿元,其长期投资为11.18亿元。有投资者指出,公司在超70亿元负债下进行高风险股权投资,这种策略令人困惑。
新兴产业领域成并购重点方向
除上述公司外,今年以来,捷强装备、凯伦股份等都宣布跨界投资或收购,力求实现公司多元化发展。
4月,主业为建筑防水的凯伦股份公告拟以4.83亿元现金收购主营为显示面板及半导体检测设备的苏州佳智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评估增值率高达617.7%。
同月,上交所审议通过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松发”)重组事项,获恒力重工100%股权,这是“并购六条”发布以来首单跨界并购项目过会。*ST松发原主营日用陶瓷制品,2025年完成重组后,主营业务变更为船舶及高端海工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全球航运市场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公司转型后成绩亮眼,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超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表示,并购重组市场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因其技术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和未来增长潜力大,成为并购的重点方向,也体现出企业希望通过并购快速获得技术和人才等核心资源。但也有观点认为,盲目跨界并购可能带来企业脱离主业导致的经营风险和监管风险。“忽悠式”重组也会带来诸多问题,如部分企业利用政策红利进行低质资产并购或者并购后研发强度未达承诺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 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