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21日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均胜出,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她是日本首位女首相。
当天的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从当地时间13时许(北京时间12时许)开始,高市早苗在465张有效选票中获得237票。在随后举行的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高市早苗第一轮票数未过半,经过两轮选举后胜出。
高市早苗接下来将着手组建内阁。当晚在日本皇宫举行首相任命和内阁大臣认证仪式后,新内阁将正式成立。
同一天,日本石破茂内阁全体辞职。
新内阁安排披露
此前一天,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举行党首会谈并签署协议文件,正式就联合执政达成一致。维新会方面确认将在21日召集的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支持自民党候选人高市早苗。
日本首相指名选举在国会众参两院进行,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过半者即可当选;若无人获得过半票数,得票数居前两位者将进入第二轮投票,得票多者获胜。
根据日本众议院和参议院官方网站数据,自民党当前在众议院共465个席位中拥有196席,日本维新会拥有35席;自民党在参议院全部248个席位中拥有100席,日本维新会拥有19席。
据报道,高市一直加紧安排组阁事宜。消息人士透露,她可能任命前地方创生担当大臣片山皋月为下一任财务大臣。而外务大臣和防卫大臣的职位,考虑交给茂木敏充和小泉进次郎。此前在石破茂政府担任内阁官房长官的林芳正可能被任命为总务大臣。
10月4日,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在执政党自民党的总裁选举中胜出。
人物:“安倍路线”坚定继承人
高市早苗何许人也?她有何政策主张?
高市早苗1961年出生于日本奈良县。1993年当选众议员步入政坛。她历任日本经济产业副大臣、负责冲绳及北方对策等事务的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总务大臣、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等。
高市与前首相安倍晋三关系密切,是“安倍路线”的坚定继承人。据介绍,2006年安倍第一次当选首相时,高市首次进入内阁,出任负责冲绳及北方对策等事务的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2012年安倍第二次当选首相后,高市担任自民党政调会长,并于2014至2017年、2019至2021年担任总务大臣。
高市有3次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的经历。2021年首次参选未果;2024年与石破茂一起进入决胜轮;在本月初的选举中,她当选自民党总裁。
以鲜明右翼保守立场著称
高市早苗以鲜明的右翼保守立场著称,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她在意识形态上主张恢复日本传统价值与民族自豪感,强调修宪、强化安保、维护天皇制权威等。
在本月初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高市将竞选主张重点放在经济民生领域。她主张“积极财政”,提出多项减税政策、扩大地方财政支援,以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
她在外交安保方面保守强硬,主张提高防卫费、制定反间谍法等。她还主张实施严格的“外国人政策”,在本次选战期间曾强调访日外国人频现不当行为,甚至声称“奈良公园存在外国人踢鹿现象”。这一言论遭奈良公园方面否认,引发批评和质疑。
从本次选战情况看,5名候选人在外交安保和历史问题等方面多奉行保守立场,比如都主张加强日本防卫力量。其中,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小林、茂木等都鼓吹周边威胁。相比之下,高市的右翼保守色彩更为明显,在自民党内长期得到以保守著称的前首相安倍晋三支持,以党内保守派为基本盘。
分析人士认为,高市在自民党基层获得广泛支持,显示该党更加右倾化。此外,高市此次在“外国人政策”方面的主张与7月国会参议院选举中实现重大突破的极右翼保守政党参政党有相似之处。参政党当时以“日本人优先”等排外主张赢得支持,并使“外国人政策”成为日本政坛的主要议题之一。有分析认为,无论是参政党崛起还是此次高市当选,都是日本社会进一步保守化的表现。
未来挑战重重
舆论普遍认为,高市未来执政将面临多重挑战,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高市将接手执政联盟在国会两院陷入“双少数”的“烂摊子”。在此局面下,她推进政策可能会十分困难,需要拉拢部分在野党,包括就关键政策开展合作甚至将其拉入执政联盟。高市对扩大执政联盟态度积极,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不仅要与第三党在政策上达成一致,还要兼顾执政伙伴公明党的感受。若第三党与公明党主张相差太大,可能会招致后者不满,危及现有结盟关系。
其次,作为自民党总裁,高市需要团结党内,并重新赢得民众对自民党的信任。“黑金”丑闻反映的“政治和金钱”问题涉及自民党内很多人的利益,其中支持高市的原“安倍派”就是“黑金”丑闻的重灾区,如何处理相关问题是对高市的严峻考验。日本民众对当前政府在物价上涨、老龄少子化、地方活力不足等问题上的应对不满,而高市则重提安倍时期的经济路线,主张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不过,当年的“安倍路线”因其副作用在日本颇有争议,而且作为少数派在国会通过相关政策也并不容易。
第三,在外交安保领域,日美虽已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但在具体执行和对美投资等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高市的一些右翼保守主张如果被落实到实际政策上,也将激化日本与周边国家的矛盾。
重中之重如何搞经济
当前,日本经济面临财政和货币政策两难、经济增长乏力、国际竞争力不足以及美国加征关税等多重困境。在上述背景下,高市早苗执政会给日本这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经济和财政领域的不少热门议题,高市早苗的立场与刚刚辞去首相职务的石破茂鲜明对立,两者主要分歧在于对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经济学”的看法。
石破茂认为,“安倍经济学”尝试摆脱日本长达数十年的通缩,但过度偏重金融宽松,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因此,石破茂执政期间经济政策求稳,重心从“增长”转移到“分配”,同时也主张扩大税基、提高消费税。
高市在政治上与安倍晋三渊源颇深,也被视为“安倍经济学”的继承人,主张扩张性财政政策。她认为,经济增长对日本最为重要,要制定规划让日本经济规模在10年内翻倍,这意味着减税、经济刺激和政府投资。
市场人士普遍担心,当下日本债务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0%,位居全球前列,若继续财政扩张甚至增发国债,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日本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石川智久表示,重要的是,高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否兼顾经济增长和财政健康,“我们必须注意财政扩张的风险”。
此外,高市在当选自民党总裁后表示,日本政府和央行必须密切合作,确保经济实现由工资和企业利润上涨支撑的需求驱动型增长。她认为,当前日本通胀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而不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内生性通胀。
市场人士认为,这意味着高市主张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日本央行加息造成影响。
日本野村证券执行利率策略师岩下真理表示,高市胜选给货币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在新政府政策更加明朗之前,日本央行可能持观望态度,推迟加息。
将如何处理日美贸易关系?
高市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会立即修改已达成的日美贸易协议,如果发现某些情况不符合日本利益,应在日美磋商机制的框架内“明确说明”。
今年7月,日本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对包括汽车在内的几乎所有日本输美产品征收15%的关税。同时,日本政府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且相关投资项目由美国“选择”。不少日本专家表示,协议没有充分体现日方主张,今后政府仍应交涉。
高市在选前辩论中曾表示,如果协议不符合日本利益,她对重新谈判持开放态度。
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作为政治保守派的高市可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更多共同语言。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咨询机构亚洲集团副总裁林由佳表示,高市有在美国工作的经历,熟悉日美关系议题,可能有助于她处理日美关系。
有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日美协议已经生效,但在具体执行和对美投资落地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高市一旦出任首相后首先要面对的重要经济课题。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