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20日,第33届中国(深圳)国际礼品及家居用品展览会(以下简称“深圳礼品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展会以创历史新高的30万平方米展览规模,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4500家优质展商和全球30万优质买家,不仅为年底采购旺季注入强劲动力,更成为观察中国消费市场变迁与中国礼品行业的活力与创新的关键窗口。
展馆内人流如织,专业买家询盘洽谈活跃,反映出Z世代、新时代推动消费转型多元化背景下中国礼品家居产业正迸发出新的活力。这场盛会已演进为礼业万亿市场中驱动创新、定义趋势、重构价值链的旗舰级高阶平台。
作为亚洲规模领先的礼业采购专业展,本届展会覆盖30多个消费品类,从杯壶、数码、家居到食品、小家电、IP文创等,囊括了福利礼品、商务礼品及营销礼品所需的所有品类。
10月正值年底采购旺季,节庆礼品、员工福利等需求旺盛。同时,也是制定来年礼品计划的关键时间节点。本届展会的核心功能在于高效对接年底爆发的企业采购需求,并集中展示礼品供给侧的创新成果及完整的礼品解决方案,为企业制定来年计划提供供应链基础。
展会首日,各展馆人潮涌动,买家与展商洽谈热烈,彰显该展会中国礼业领域“晴雨表”美誉。展会主办方励展华博副总裁谌莉介绍,“许多企业都选择在这个亚洲规模领先的礼业采购专业展上完成全年最重要的采购计划。”
近年高品质牛羊肉礼盒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呼伦贝尔农垦展位人流不断。“仅一个上午,我们就接洽了近50家企业,不少企业的年营收在10亿元以上级别。”呼伦贝尔农垦现代牧业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中心市场总监陈亮向记者报喜。陈亮表示,礼盒的品种丰富多样,其中以300元、500元的礼盒最受欢迎,而当天不少企业更下单了2999元全羊储值卡,“这也是市场对呼伦贝尔农垦这个品牌及产品品质的充分肯定!”
我们常说“好草养育好牛羊”。呼伦贝尔农垦开发建设始于1954年,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耕地600多万亩、草场近900万亩,施业区达3万平方公里。“由于自己养殖牛羊,所以能够提供完整的基因链,我们的牛羊谱系建立时间其实比和牛更早,因此产品的在品质安全方面有一流的保障。”陈亮自豪地说。
对于不远万里赴深圳参展,陈亮道出了背后的两大原因:一是大湾区居民人均收入高,牛羊消费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庞大;二是这里的饮食口味偏向清淡,在烹饪时讲究“鸡有鸡味、鱼有鱼味”,高品质的牛羊产品更能凸显优势。
记者注意到,展会上,礼业各热门品类主流品牌云集,松下电器、华为、黄天鹅、哈尔斯、富光、BKT等常年深受买家青睐的知名品牌均带来年度新品,其中更不乏首次参展的龙头企业。
“作为连续15年全球销量第一的中国麦谷物品牌,西麦从今年起成立礼品事业部,发力礼品赛道,深圳礼品展是我们最好的线下首秀平台。”西麦生物食品有限公司特区总经理、西麦百瑞吉礼品总经理徐海燕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本次参展西麦带来了8款全新上市的礼盒及多款核心产品。其中,红色包装的“燕麦礼”礼盒以及绿色有机胚芽燕麦片礼盒等产品吸引了不少采购商的关注,更不乏买家即场下订。
目前,西麦在全国的四家工厂均已接入礼品渠道,为供货商提供从智能仓储到一件代发的全链路支持。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西麦已有4款礼盒在礼品渠道实现销售额突破百万元。值得关注的是,西麦百瑞吉礼品不仅选择在深圳礼品展完成线下首次亮相,同时也将礼品事业部总部设立在深圳。徐海燕表示,这一布局主要基于两方面战略考量:一方面,华南地区是国内重要市场;另一方面,深圳也是西麦拓展礼品渠道的“桥头堡”。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推进,“健康消费”正成为市场新亮点。西麦展位上,“送礼送西麦,健康又气派”的宣传语十分显眼,徐海燕对礼品这个新赛道信心十足,他透露,目前西麦整体年营收规模达到20亿元,目标是未来三年礼品渠道的销售额能占集团的10%以上。
本届展会首次采用“1+5”六展联动模式,构建了一个覆盖多元消费热点的产业生态圈,为参展商与专业买家创造了巨大的协同效应。
五个子展各具特色: “跨境出海展”帮助跨境卖家快速资源对接;“特殊渠道宠物用品展”人宠和谐;“礼品包装展”汇聚上万款创意包装; “国际移动电子展”展示AI赋能的数码设备; “IP转化交易会”汇聚全品类IP及授权商。
“这种多展联动的格局,能让观众在一场展会中接触到礼品、跨境电商、宠物用品、电子、包装印刷、IP转化等多个领域的产品与资源,”谌莉表示,“六展联动最大程度覆盖了当下消费热点,为参展者提供了一站式采购与资源对接平台”。
展会四天期间,共计举办20余场高端论坛与活动,涵盖潮品、非遗创新融合、AI赋能包装设计等礼业热点,为从业者提供与行业大咖对话的机会,深度洞见与实践指南。期间重磅活动第18届中国礼品行业TOP100颁奖典礼举办,北京元隆雅图、深圳云中鹤在内的一批优秀行业标杆获奖。同时《2026中国礼品行业展望白皮书》也同期重磅首发,趋势前瞻,全行业瞩目。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