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向全球内容创作者发出邀约
10月28日,“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指导,广州市委网信办、深圳市委网信办及海珠区人民政府支持,腾讯公司主办,以“创造正当时”为主题,聚焦政策扶持、产业联动和文化创新,旨在为全球创作者搭建交流碰撞、互鉴共进的平台,并发出“来粤创作 正当其时”的邀约,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内容新质生产力第一试验场”,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提供强劲助力。这是广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关要求的重要举措。
广东拥有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文化宝藏,非遗、美食、美景众多,粤语歌曲、影视作品积淀深厚,为内容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热土,这里孕育出腾讯、华为、比亚迪、TCL、美的、大疆、希音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拥有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广东现代化建设气象万千,更是天天有故事,处处是精彩。
启动仪式上,广东集中发布了内容创作者发展扶持政策包。广州市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和南沙等6区和深圳市福田、南山、宝安和光明等4区及前海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下称“政策包”),包括免费开放的创作场景、量身打造的创意孵化、持续不断的流量扶持、真金白银的资金激励、办公场地的优惠补贴、落户入学的优先保障等。
广州:打造全国领先的内容生产与传播高地
●天河
“政策+资源+服务”保障三位一体
天河倾力打造“立足大湾区、辐射海内外”的互联网优质创作者集聚高地与优秀内容制作高地,以“政策+资源+服务”三位一体模式,为创作者提供完备的服务保障体系。
在空间上,天河正构建“一城双核”(广州国际金融城与“羊城创意产业园数字文创核”“紫荆文化投资集团大厦传媒出版核”)的产业发展格局,能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联动与产业支撑。
在载体上,天河拥有一批互联网氛围浓厚的产业载体。集聚区规划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超甲级写字楼和花园厂房式建筑多形态构建全场景空间支撑,满足从初创团队到头部企业的全周期扩展需求。
在服务上,天河大力引进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广州市自媒体协会落户,辖内羊城创意产业园已设立“广州市天河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天河游戏版权工作站”,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建立全流程服务体系。
在政策上,天河联动相关产业和人才政策,在产业能级提升、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扶持,用真金白银为创意落地保驾护航。
●越秀:
构建“1+3+N”自媒体矩阵
越秀依托全省首个自媒体产业中心——686创意园自媒体产业中心,构建“1+3+N”自媒体矩阵(1个产业中心+东/西/中3大主题片区+N位垂类大V),打造技能培训—场景支持—合规服务—版权保护—数据分析等内容创作全流程支持体系,覆盖从新手入门到资深进阶的全阶段需求。
辖区集聚超高清影视、生物医药、动漫、电竞、金融等领域优质企业,通过整合片区资源,推动内容创作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差异化、高品质的自媒体内容矩阵,助力片区产业升级与城区形象传播,为内容创作者厚植发展土壤。
当前,越秀纵深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通过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等人才服务平台,依托《越秀区“越揽众星”人才引育扶持办法》及各项配套具体措施,全力打造内容创作高端人才汇聚地。
●海珠:
每年投4000万元扶持内容创作
以琶洲片区产业载体为核心,海珠正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基地集群,积极扶持内容创作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有15家产业载体纳入创作基地建设。
在腾讯、抖音、阿里、唯品会等企业带动下,互联网内容创作企业及服务创作生产的数智科技企业在海珠快速聚集,互联网内容创作产业链不断壮大。同时,微信等互联网平台生态圈聚集了大量“红人孵化”企业,新美集团、叁川传媒等数字营销企业纷纷落地;映宇宙、小有内容等优质短剧企业陆续涌现;咏声、萤火虫、源初、大火鸟等知名动漫企业IP孵化能力快速提升。
海珠计划每年投入4000万元重点扶持数字文娱、游戏等领域,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激发动能。今年10月,《海珠区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出台,聚焦互联网内容创作出爆款、造基地、抢人才、建生态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补贴。
●黄埔:
大力扶持新兴领域优质内容创作
近年来,黄埔大力扶持奖励微短剧、影视、游戏、网络文学等新兴领域的优质内容创作。
在支持微短剧全链条发展方面,该区构建起从建设拍摄到内容变现的全链条扶持体系。拍摄基地协同联动全国首创,年承接国家、省级审核通过微短剧50部以上的拍摄基地,最高奖励50万元;基地建设支持比例全国领先,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微短剧拍摄基地,按投资额10%最高奖励200万元;内容变现激励更便捷,分账收入50万元以上的微短剧,按收入1%最高奖励出品方15万元。
在鼓励优质影视作品创作方面,该区设置政策叠加红利,票房达30亿元且获“五个一工程”奖的电影作品,省和区的政策叠加,企业最高可获4000万元补贴。
在做强游戏产业集群方面,该区全力推进大湾区游戏谷建设,对获批版号并在本区正式上线运营的原创网络游戏,单个产品年度营业收入达5亿元以上的,经认定,按档次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在推动网络文学转化方面,该区鼓励打造网络文学精品内容创作平台、数字资源转化平台,平台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3000万元以上的,经认定,按档次给予运营机构最高300万元奖励。
●白云:
构建“直播选品+内容创作
+品牌孵化”数字生态圈
白云充分依托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深度融合本区服装、化妆品、皮具等传统产业优势以及电商优势,以直播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
目前,该区正全力打造自媒体“1+3”数字直播+优质内容生产集聚区,以白云印象产业园为核心,联动辛选集团、1688美妆全球选品中心、西城·智汇PARK园区,构建“直播选品+内容创作+品牌孵化”数字生态圈。
为支持直播产业发展,白云不断探索区级配套政策,建立电商直播“白名单”企业管理清单,对“白名单”企业实行包容监管方式,落实柔性执法措施;设立重点企业合规指导组,为企业创造稳定且友善的发展环境;推出“云聚英才卡”等制度,精准解决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鼓励创作者参与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技能认定,助力人才茁壮成长。
●南沙:
八大工程促优质内容出圈出海
南沙推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八大工程——
内容创作筑巢工程:加大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招引力度,配套超40万平方米内容创作产业集聚区,提供有竞争力的免租期、租金及管理费优惠,支持游戏、微短剧、数字音乐等特色园区建设;
创作人才乐居工程:引进和培育各类内容创作者,提供住宿、交通、实习、就业及购房等支持,连续发放30个月生活补贴;
精品内容创优工程:鼓励创作讲好南沙故事的作品,支持原创游戏研发、文创衍生品开发及内容创作大赛举办;
场景技术赋能工程:免费开放超100处内容创作场景资源,鼓励打造新型消费场景;
品牌活动提升工程:支持利用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南沙国际会展中心、南沙音乐秀场等场地举办音乐节、演唱会、电竞赛事等活动;
港澳联动创新工程:对港澳内容创作者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部分;
跨境出海护航工程:依托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等平台,为内容出海提供综合服务;
政务服务增效工程:优化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等审批流程。
深圳:打造数字内容产业创新高地
●福田:
推出立体化支持政策“福立方”
为加速建设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福田推出立体化支持政策“福立方”,从多领域为内容创作提供资金与资源支持。
产业载体上,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园区最高补500万元,认定为国家、省、市、区级园区的额外奖100万元,运营好的园区每年最高补500万元,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每年最高补300万元;内容创作上,影视动漫国家重点项目最高补500万元,院线作品最高补300万元,融入福田元素作品额外奖100万元,原创游戏单项目补2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最高200万元),电竞场馆建设、国际赛事最高分别补300万元、500万元,MCN机构、短视频平台项目最高分别补200万元、500万元;数智与出海方面,AI设计等项目最高补500万元,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最高补20万元;人才方面,新入户本科、硕士最高分别补3万元、5万元,企业实习基地按学历给予补贴(港澳台籍上浮50%),并提供住房保障与融资支持。
●南山:
多维度繁荣优质内容创作
南山针对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政策扶持聚焦多维度。
人才方面,企业新引进入户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硕士毕业生,最高分别获3万元、5万元生活补贴;企业经营上,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市级及以上文化产业园区最高按年租金30%(70万元)补贴,园区外最高按25%(60万元)补贴,期限均不超3年;产业空间上,市级及以上文化产业园区改造为创作集聚区最高按实际投入20%补300万元,在经认定空间举办品牌活动单场最高按费用50%补100万元,同时释放微短剧产业集聚效应;此外开放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地标景区等创作场景,推荐创作者参与荣誉评选,支持优质内容申报奖项并提供流量扶持,搭建职业培训与技能认定渠道,依托全球服务中心助力企业内容出海。
●宝安:
十条措施邀全球创作者寻“宝”
宝安围绕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推出十条措施,资金与资源支持覆盖全产业链。
政策支持企业入驻重点优质楼宇,按营收增速最高享租金三折优惠;符合条件的企业首次达规最高获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开展AI制作、虚拟摄制等的影视企业最高获100万元资助;优质内容创作最高奖10万元,微短剧作品每部最高资助30万元(含国家计划额外奖励),网络影视作品最高资助100万元;引入数字文娱专业服务机构单家年度最高补200万元,原创文化IP、非遗数字化项目分别最高补100万元、50万元;海外发行影视企业每年最高补100万元,符合条件的创作者按“凤凰英才计划”最高获144万元资助,并享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保障,同时开放山海生态、历史古迹、重点企业等多元创作场景,提供共享载体与媒资库支持。
●光明:
多举措吸引头部UP主集聚
光明出台多份政策为内容创作产业提供扶持,对符合条件的优秀科技内容创作者,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赋予“才享光明”人才码并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合作酒店折扣、免费入住人才驿站等安居保障,其子女可在公办学校(幼儿园)就读;文化、娱乐业企业首次升规最高奖10万元,次年营收正增长再最高补10万元,纳统企业年度营收每增100万元奖1万元(最高100万元);在光明取景不少于5处且宣传效果好的作品,每部最高奖10万元;入驻相关产业园区的企业,按15元/平方米/月标准获租金补贴,每家最多补1000平方米,最长支持3年;同时依托科技底色吸引头部UP主集聚,建设影视科技集聚区,推动“影视+科技”融合发展。
●前海:
境外宣传前海文旅爆款有奖
前海合作区针对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扶持措施涵盖多方面。
税收上,符合条件的自媒体企业按15%税率征企业所得税,香港居民个税超香港税负部分免征,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享个税差额补贴且补贴免税;人才培训上,MCN机构员工参加新媒体运营师认证培训可获学费补贴,创作者通过全媒体运营师认定纳入人才体系;内容与平台上,境外社交媒体宣传前海文旅的视频单条播放量200万的机构可获奖励,上年度用户超2000万且服务收入增加逾2000万元的平台,按研发投入10%获一次性奖励;同时提供商事登记一站式服务,鼓励平台设创作中心、办品牌活动,依托专属平台举办政企对接会,促进自媒体与政企资源对接。
开放麦
流量与质量如何“双向奔赴”?
要有温度、有情感、有共鸣
本次活动,“央视新闻”“意公子”“白菜GG”“Sir电影”“粤知一二”等优质创作者代表以“开放麦”的形式分享创作故事,从内容创作的视角,分享各自不同领域的洞察与破圈经验。
如何在短视频赛道壮大主流价值?“央视新闻”视频号运营负责人王元重点分享了对内容质量和流量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做内容导向是第一位的,“我们所有的流量只是手段、工具,绝不是目的。想做‘有流量的质量’和‘有质量的流量’没有捷径。我们做的每条内容,尤其是深度内容,都需要想创意、打磨稿件,洞察与用户共情的情绪价值。”他表示,主流媒体做短视频没有捷径,就是练内功、练招数,掌握获取流量的方法,才能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并用优质内容传递主流价值,做出打动人心的爆款。
“意公子”本名吴敏婕,在短视频平台上她生动地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已拥有上千万网络粉丝。在她看来,想要跨越屏幕,与用户建立联系,在内容创作上需要经历从深入的资料收集,到浅出的输出,再到最后与用户共情的过程。正是专注内容的深入挖掘,她所运营的视频号才得以实现万赞到十万赞的跨越。“创作需要不断地深挖核心价值,因为答案不在远方,而在深处。”她说。
三农创作者“白菜 GG”林万华分享时表示,现在直播成为了她的创作方向之一,通过直播乡村生活与乡村好物,创作出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比如我们卖过潮汕的牛肉丸、广东的清远鸡、福建的枇杷膏,把家乡的好物推荐出去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意义,我们推荐的不只是一份产品,更是一份乡情与乡愁的传递。”在她看来,无论从事哪个赛道、领域的内容创作,都需要真实与真诚地表达,内容不仅要有核心竞争力,还要有温度、有情感、有共鸣。
作为创作者的一员,毒舌电影创始人何君表示,以短视频为核心形式的内容创作,还有无限的可能。来广东生活工作近20年,她真诚地感受到广东的开放和对创作者的包容,“作为‘新广州人’,这里有如此好的平台生态与优惠政策,欢迎更多创作者加入这片沃土。”
“用户喜欢有共鸣、有笑点的内容。”“粤知一二”创始人郭嘉峰指出,由于注重与用户之间的共鸣,“粤知一二”从2017年至今,全网粉丝超4000万。从公众号到视频号,随着竖屏时代的到来,虽然用户习惯有所改变,更加喜欢更短更快的内容。但郭嘉峰指出,内容创作的核心点不变,依然是强共鸣。他表示,历史故事、粤语文化、市井生活,广东天然有取之不尽的优质内容,如今,有了政策的助力,各位创作者也将更好地持续创作出优质内容。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陈慕媛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