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古港千帆逐春潮,巷陌万家沐惠风。黄埔区第六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自2025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以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改善提升民生福祉,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为核心目标,围绕为老服务、助残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救助帮困和社区治理五大板块展开,为广大市民尤其是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年,黄埔区民政局投入福彩公益金110万元,资助12个符合公益创投理念的项目,进一步引导黄埔区社会组织深层次参与“民生微实事”和丰富公益慈善工作。黄埔区民政局自2017年起积极探索“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益创投平台,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民生服务中来,培育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创新公益创投项目,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幸福黄埔”的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智惠银龄,擘画养老服务新蓝图
在本届公益创投活动中,黄埔区民政局资助的3个为老服务类项目借助科技手段和智能化设备开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多元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为老年人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广州市黄埔区恒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社区老年人(适老)装备体验馆计划,依托辖内社区颐康站打造社区老年人体验馆,与辖区优秀的养老企业合作,共同优选适老装备在社区老年人体验馆铺设,以及开展免费上门康养理疗服务,促使优质的养老产品及服务更加精准、便捷地触达老年生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截至目前,该创投项目已打造2个配置数字化体验系统的社区老年人体验馆,吸引超过300人次的老年人参与体验。已为30名社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开展培训会、企业参访、健康讲座与宣传活动等14场次,累计服务人数达1065人次。
多元赋能,托举残障人士新未来
开展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知识培训、家长心理支持活动、家庭教育讲座及亲子体验活动19场次,累计服务人数超400人次……广州市黄埔区艾欣残疾人康复中心实施的“让爱喘息,为家赋能”特殊儿童家长学堂项目,让更多人了解特殊儿童家庭的需求、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成效,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到助残服务中来。
黄埔区民政局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助残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通过本届公益创投活动资助5个助残服务类项目,为残障人士及家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与赋能,助力残障人士增强自我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社会融入、融合。
广州市黄埔区惠民社会服务中心实施的七彩助残课程4.0残障人士康复就业项目,以“康复支持+技能培训+就业支持”为核心,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为残障人士提供增能和社会共融服务,助力提升生活信心与职业能力。已为残障人士提供形式多样的增能服务50场次,并开展社区融合、社会实践等共融服务6场次,累计服务人数超450人次。
多方护航,共筑青春梦想云梯
黄埔区民政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构建“立体防护网”与“温暖守护链”双轮驱动体系,为辖区未成年人筑牢成长屏障。今年,借助本届公益创投活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打造儿童成长“幸福圈”,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制度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态势发展。
广州市黄埔区普爱社会工作服务社实施的“火烈鸟”青少年家庭心灵成长计划,聚焦困境儿童的成长发展以及因亲子矛盾引发的青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精心设计“家庭幸福力成长训练+心理咨询辅导辅助”模式,通过搭建亲子沟通桥梁,提升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与抗逆力,从而改善亲子紧张关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家庭和谐。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总时数超过300小时,还开展亲子互动研学日、家庭教育沙龙等活动9场次,吸引逾百组家庭的积极参与和持续关注。
“输血”转“造血”,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黄埔区民政局坚持兜底保障与精准帮扶相结合,织牢织密救助网络,形成“政府救助+慈善补充+社会力量”多层次救助帮困“黄埔样板”。借助本届公益创投活动,进一步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救助帮困工作,不断探索由输血式救助到造血式帮扶的转变路径。
广州市黄埔区同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的长洲街困境群体“自我造血”能力提升项目,依托公益市集、公益手工坊、慈善超市义卖等社区公益活动,为困境群体开展“自我造血”能力提升服务,促使其增加收入,同时为社区基金注入筹款,用于帮助更多困难群体,引导困境群体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回馈社区。
截至目前,该创投项目组织困境群体开展恒常慈善超市义卖活动、公益集市活动、公益手工坊活动5场次,为47名困境群体增加收入9349.7元,为社区慈善基金筹款5154.7元,累计覆盖困境群体、社区居民3064人。
育社成林,打造全域治理新格局
借助本届公益创投活动,黄埔区民政局引导黄埔区社会组织发挥其在链接社会资源、满足多元需求、促进居民自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共同探索具有黄埔特色的全域服务治理路径。
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龙湖儿女发展促进会实施的龙湖儿女·幸福悦艺术+社团组建项目,围绕养老托幼、全龄友好、邻里互助、社区融合、公益慈善等服务方向,为已完成组建、培育并处于发展阶段的社区社会组织、团体及队伍等主体提供助力,推动社区实现自我发起、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
截至目前,该创投项目开展2批次整体通识培训课程,覆盖龙湖街154支备案社会组织,并通过举办队伍管理、服务执行、服务专业等能力培训15场次,重点培育5支专项队伍,推动专项队伍结合“一老一小”需求开展社区服务活动12场次,累计服务人数超1500人次。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