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直升机转运“伤员”秒变“空中ICU”、5G救护车实现“上车即入院”高效抢救、专家远程会诊……10月28日下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特奥会)佛山赛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综合演练在世纪莲体育中心东广场成功举行。
演练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综合保障部、佛山赛区执委会综合保障部指导,佛山市卫生健康局主办,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承办,市公安局、市文广旅体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直玖航空、市一医院、市中医院等多部门及医疗应急救援机构参与,各单位指挥精准、响应迅速、协同高效,圆满达成预设目标。
十五运会将于11月9日-21日在粤港澳举行,残特奥会于12月8日-15日举行,佛山赛区承办多个项目比赛。此次演练旨在确保赛事期间突发事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处置,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
空地一体与智能救援高效联动
本次演练聚焦赛事期间三类高发高危突发事件:踩踏事件、输入性传染性疾病、密闭室内不明气体引发多人不适,全程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开展救援。
在“踩踏事件”演练中,针对1名“危重伤员”,指挥部调度直玖航空AW119医疗构型直升机(“空中ICU”)实施“空地一体”转运:该机配备呼吸机、除颤监护仪、吸引器、注射泵、氧气瓶等专业医疗设备,以及两名医护人员,可在空中进行医疗救护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同时,1名复苏后的“危重伤员”由5G救护车转运,通过实时传输生命体征数据、病情信息至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及目标医院,支持远程会诊与急救指导,实现“上车即入院”一站式急救。
“输入性传染性疾病”演练环节,展示了负压转运、流调消杀全链条闭环处置,检验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在“密闭室内不明气体引发的多人身体不适”演练环节,医疗队伍同步完成伤员处置与采样分析,为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演练兼顾“生理救治”与“心理干预”。当日,心理救援队对3名应激反应“轻伤员”开展危机干预以稳定情绪,对“特殊伤员”提供互动指导及家庭照护建议,助其恢复安全感与信任感。
佛山已建立三级医疗救治体系
各方对演练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劳炜东指出,演练高度还原实战,佛山已具备科学高效急救能力。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卫生应急处负责人表示,各参演单位指挥精准、响应迅速、协同高效。
本次演练总指挥、市卫健局党组书记韩轲介绍,佛山赛区建立了“驻点保障-就近收治-专科救治”三级医疗救治体系,每项赛事指定1家三甲医院为定点医院,市、区组分别建约80人医疗保障团队,针对足球、篮球外伤高发特点,重点调配市一医院和市中医院作为核心支援单位,强化心内科、创伤和骨科救治能力;各竞赛场馆和接待酒店由1家三级医院牵头驻点,协同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参与,建立110、119、120平台联动机制,形成应急合力;完成9个竞赛场馆医疗站点标准化建设,设置运动员医疗站、场边医疗点、观众医疗站及公共卫生室等功能区域。
当日演练还展示了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集中展示应急信息网络、指挥调度系统、救护车、专用停机坪、心理危机干预、检测设备、消杀设备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