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初冬时节,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喜迎丰收:首个“广清产业帮扶创新项目”在毛崀村“灵芝鸡”生态养殖基地揭牌;位于沙陂村的鳗鱼养殖项目首批鳗鱼即将上市……
近日,广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焕清率队,与广州帮扶组团单位有关负责人及企业家前往太平镇,开展“百千万工程”及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扭住目标任务,共商“镇”兴蓝图,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锚定目标,书写驻镇帮扶新答卷
调研组来到太平镇毛崀村“灵芝鸡”生态养殖基地,为“广清产业帮扶创新项目”揭牌,并实地察看基地建设情况。今年9月正式投产的“灵芝鸡”生态养殖基地,是广清协作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典范。
自2021年广州市委统战部牵头组团帮扶太平镇以来,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推动毛崀村经济合作社与广东润源中天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清远市芝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芝清农业”),发挥“政企校村”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富民兴村特色产业。“灵芝鸡”项目成功入选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一等奖和广州市民营企业助力“百千万工程”优秀案例。
在基地召开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现场会上,驻太平镇工作队队长项飞汇报了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太平镇党委书记邹华鹏围绕推进“百千万工程”进行了汇报。清远市委副书记黄建平,市政府党组成员、广清指挥部指挥长邓耀雄及阳山县县长罗振宇出席活动并讲话。会上,工作队交了一份厚重提气的“帮扶答卷”:
——四年来,帮扶单位自筹和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共计1670多万元(其中第二轮500多万元);
——全镇7户重点监测对象已于去年底全部退出,全镇12个行政村村集体平均收入超过28万元;
——湖洞村清农禽业2025年新增投资1830万元新建8座鸡舍及供电道路排水等配套工程,投资2800万元的沙陂村鳗鱼养殖项目初见成效,投资500万元的毛崀村“灵芝鸡”养殖项目9月份正式投产,投资250万元的湖洞村牧草项目已经启动;
——8个行政村3万多群众喝上集中供应的“放心自来水”,中心小学1300多学生上下学有了“平安护学路”,太平卫生院中医馆、白莲卫生分院新门诊楼正式启用。
会上,王焕清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要进一步增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责任感使命感,锚定目标任务,形成强大合力,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完善产业链、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汇聚合力,释放镇村发展新动能
“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广州市委统战部牵头组团帮扶太平镇以来,驻镇工作队前赴后继,坚持“太平所需、广州所能”,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形成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工作合力,不断激发释放镇村发展活力潜能。
调研期间,来自广州统一战线成员的爱心捐赠,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广州市海外联谊会为太平镇毛崀村捐赠产业项目建设资金30万元;
广州市视源公益慈善基金会向太平镇捐赠“智慧公益生态小镇”政务教育医疗设备,价值50.9万元;
广州市嘉禧中医医院向太平镇捐赠医疗技术及中医药品,价值12.3万元;
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向阳山县教育局捐赠乡村美术教师培育公益传播视频,价值10万元;
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向阳山县教育局捐赠“苔花开”乡村美育项目培训课程,价值10万元;
广东东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太平镇龙塘村捐赠绿化资金10万元;
广州市家具协会、广州青年商会、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向太平镇围龙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捐赠设施设备及资金,合计6.8万元;
猿力科技集团向太平中心小学捐赠教学设备和辅导课程,价值113万元。
“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灵芝鸡’这个项目很有信心!”毛崀村党总支书记黄绍来告诉新快报记者,通过投入帮扶资金、村自筹资金,入股“灵芝鸡”养殖项目,不仅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而且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参与养殖,拓宽增收渠道。
走进太平村党群服务中心,调研组实地察看援建项目成效。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是凝聚广州力量共同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又一硕果。
新一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展以来,驻太平镇工作队积极争取广清指挥部和增城区驻阳山县工作队等支持,共争取资金近255万元。其中广清指挥部支持湖洞村自来水项目100万元、太平中学和白莲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提升项目35万元、杏棠村水圳三面光项目15万元、田庄村主干道安装路灯15万元;增城区驻阳山县工作队支持大城村修建水闸及灌渠30万元。
集智赋能,塑造特色兴农新优势
青山环绕,绿水长流,鳗鱼在严格控制温度和水质的养殖池里游动……调研组前往太平镇沙陂村长盛鳗鱼养殖基地,深入基地察看项目建设、养殖销售、联农带农等情况,问效于企,更问计于村,集智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从积极协调基地用地审批和进场道路建设,到协助申请办理水产养殖证,驻太平镇工作队与太平镇、沙陂村同向发力,推动鳗鱼养殖基地落地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可以产出鳗鱼120万尾,实现产值约1500万元,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工作队支持我们,投入帮扶资金80万元,加上村自筹资金20万元,通过村集体入股鳗鱼养殖项目,每年除了土地租金,可以为村集体带来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带动本地50多人就业。”沙陂村党总支书记袁学友话里话外充满了期待。
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驻太平镇工作队积极发挥农村技特派员优势作用,着力推进高端丝苗米新品种的推广与产业化,为太平镇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鱼米之乡”招牌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驻太平镇工作队指导清农禽业加快鸡舍改造升级和产品认证,打通港澳市场销路,并和湖洞村联合成立牧草种植公司,盘活撂荒地,种植“致富草”;指导合创桑业种养合作社建成850平方米养蚕大棚与500亩优质桑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校对:池翠萍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