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经过持续努力,界炮镇的遂溪北潭蚝通过认定,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价值上了新台阶;由镇政府主导,联合两个组团帮扶单位共同出资建设的界炮镇体育公园投入使用,成为界炮和周围乡镇的网红打卡点,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从乡镇幼儿园成长为“湛江市一级”的界炮中心幼儿园,本学期多招了100多名学生……
界炮镇的好消息不断传来,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由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和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组团的驻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简称“驻界炮镇工作队”)紧抓产业和民生两大主题,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期中答卷”。
产业兴农 “海中黄金”创国优品牌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经过工作队和组团单位的努力,界炮镇无论在产业振兴还是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让群众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北潭村的港口内,整齐排列的收蚝船与远处星罗棋布的蚝排相映成趣。岸边的分拣场上,村民们正熟练地处理着刚收获的“海中黄金”。蚝农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了致富的希望。
北潭村附近海域拥有20公里原生态海岸线,6000亩红树林宛如天然的生态屏障,释放出大量微生物和矿物质,使得北潭生蚝饵料充足。养殖户采用竹排吊养方式,让生蚝历经3年自然生长,最终形成“肥、嫩、脆、甜”的独特风味。
“规模化产业的发展,品牌建设是关键。”驻界炮镇工作队队长张庭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潭生蚝养殖面积近2.5万亩,是实现富民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工作队积极协助界炮镇打造产业区域品牌,在各方的努力下,由遂溪县农业农村局申报的“遂溪北潭蚝”,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认定,正式获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
“以前蚝农们收蚝后往往经过粗加工就出售,最近我们正在牵线搭桥,努力引导他们与收购商合作,将生蚝进行分级、包装销售,卖出更好价钱。”张庭瑞说,工作队下一步将在补齐生蚝产业链方面进行帮扶,尤其是要补好蚝苗培育方面的短板,促进生蚝产业高质量发展。
界炮圣女果是两轮工作队持续扶持的另一特色产业,早在2023年就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在界炮镇种植高峰时规模达上万亩。“针对近年来圣女果产业容易受市场影响出现价格波动的问题,我们在加大消费帮扶的同时,重点培养当地农户的市场意识,提高种植信心和内生动力。”驻界炮镇工作队队员曾建财告诉记者,产业发展,市场配置起关键作用,在帮扶中工作队积极做好指导员、服务员的角色,一年多来多次牵线搭桥,与大型供应商洽谈,推动界炮圣女果源源不断地走进了大湾区商超,从销售末端助农增收。
驻界炮镇工作队调研了解到,当地有些小学合并后一直处于废弃状态,为了把废弃场所变成致富地,工作队科学规划产业,结合遂溪县打造长寿康养之乡的战略部署,成功引入广东问祥药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将坦塘小学闲置校舍打造成珍稀药食菌产业基地。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微生物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基地大力发展鲜灵芝、猴头菇等养生药食菌产业。
走进基地,一股灵芝清香扑鼻而来。由旧教室改造的培育室里,一个个菌棒上长了一朵朵灵芝。“这样一间教室可以放几千棒。界炮镇气候适宜灵芝生长,生长周期短,收割后40天又可以再长出新灵芝。而且无论收灵芝还是孢子粉,经济效益都不错。”驻界炮镇工作队表示,目前这所学校的8间教室都被充分利用起来,下一步计划由公司提供菌孢与技术,发动村民利用闲置房间养殖,实现联农带农。为支持产业发展,工作队还将此前捐赠的田头小站冷库迁至基地,有了冷库加持,新鲜灵芝可以保存6个月,干灵芝就可保存更久,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保鲜期和市场竞争力。
公园开放 带动全民健身和烟火气
近年来,驻界炮镇工作队和组团单位帮扶的多个民生项目,也因为可见、可感、可及,被当地群众所津津乐道。
“以前界炮一到晚上都没什么人,现在这里非常热闹,不但界炮群众,而且周边乡镇的群众也争着过来。”近期,随着由界炮镇、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和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界炮体育公园正式投入使用,这里一到早晚就非常热闹。对此,跨越两轮帮扶的工作队队员李小佳深有体会。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占地1.33万平方米的界炮镇体育公园,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因为全部设施免费开放,群众运动热情高涨,有些设施甚至要排队。一到晚上,公园内灯火通明,场外的烧烤、茶饮等小生意也做得红火。“体育公园不但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而且也带火了地摊经济。”李小佳说。
村民们晚上之所以能舒心地出来运动休闲,与工作队着力补齐路灯短板也分不开,记者在界炮镇中心幼儿园至金围村的一条主干道上看到,三四百盏崭新路灯沿路边依次排开,一到夜晚将整条道路照得亮如白昼。工作队表示,回应群众普遍需求,帮扶至今已捐赠路灯1100多盏,以硬核措施点亮广大乡村路。
软硬兼施 教育提质成市级示范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也是驻界炮镇工作队用心用情、浓墨重彩帮扶的一环。近年来,工作队联合后方组团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等捐资助学,着力提升界炮镇的中小学、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奖励优秀、帮助相对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软硬件”的双提升,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它原本只是一所普通的乡镇幼儿园,通过我们硬软件的帮扶后,成为遂溪乡镇唯一达到市一级建设标准的幼儿园,了解到这学期幼儿园扩招了100多名学生,我们都非常开心。”在界炮镇中心幼儿园门口,驻界炮镇工作队队员陈小东介绍说。
在幼儿园四楼的活动室,一个集高清显示、多功能传播于一体的全新LED大屏幕立于舞台后面。原来,这是两大组团单位斥资11万多元捐赠的。有了LED大屏幕,幼儿园通过多媒体开展大型文化活动和消防安全教育等就变得得心应手。“舞台升级后对我们帮助太大了,就连遂溪有些单位也过来找我们借场地举办活动。”界炮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戚桂妹细数着帮扶成果告诉记者,活动场地、大屏幕、护眼灯、饮水机、学生书包……这几年来工作队联合两大单位对幼儿园捐赠了近百万元,如今幼儿园已扩招至565人,教师队伍稳定,办学口碑越来越好,“没有他们的帮扶,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她说。
以产业之笔绘就发展蓝图,以民生之基筑牢幸福家园,以教育之光点亮希望之路,驻界炮镇工作队的这份“满意答卷”,深深印刻在每一位界炮镇群众的笑脸上。新征程上,界炮镇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 飞
校对:蔡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