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于11月9日在粤港澳三地隆重开幕。与此同时,广州科普长廊同步推出以“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为主题的全新展览。本期展览内容围绕十五运会的科技创新、赛事亮点及全民参与特色展开,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粤港澳三地携手办赛的智慧与魅力,助力公众了解全运文化、感受科技赋能体育的澎湃动力。
湾区首联 体坛共襄
十五运会是党的二十大后举办的首届全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全运会第一次走进香港、澳门,这是区别于历届全运会的最大特点。
十五运会主题口号是“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主题口号立足党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符合奥林匹克运动追求、中国文化价值观和中华体育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体育特点,富含情感色彩,传递情感共鸣。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为原型。两个吉祥物可爱萌宠,分别取名喜洋洋、乐融融,寓意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团圆和美。
奖牌“同心跃”以匠心设计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脉搏、中华文化底蕴与全运历史传承。奖牌边缘精心雕刻的66道纹路,象征着全运会66年的辉煌历史,挂扣采用港珠澳大桥同心结造型,寓意三地团结一心,绶带以“三花映牡丹”为纹样,尽显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风采。
火炬名为“绽放”,以丙烷为燃料,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主体部分首次使用增材加工和精密制造级别工艺,以高强度3D打印不锈钢和耐温铝合金为材料,整体呈金色。外观做一定的旋转扭变,呈“火树银花”绽放状,酷似广州地标“小蛮腰”。
会歌《气势如虹》的创作立足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承办这一背景,紧扣“体育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合”的主题。开篇“迎着那澎湃的风,我立时代的潮起浪涌”,融汇自然盛景和时代气象,寓意体育健儿的奋进姿态。
齐心迎全运 湾区绽光芒
“源火”从南海可燃冰中采集,操作员启动了位于1522米深海底部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采集装置,一簇红色的火焰喷涌而出,夺目绚烂,顿时点亮了深海。这是全球体育运动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直接获取“源火”。
“导盲六足机器人”应用于全运会场景,专门为视觉障碍运动员和观众提供贴心的“导盲”服务,提升城市包容度和共情能力。通过导盲六足机器人的投入使用,视障人士自主出行安全感预计提升60%,出行效率提高50%以上。
“全运广州”小程序融合了AI、数字人、AR导航等数字技术,打造集赛事服务、城市服务、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广州赛区服务大脑,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赛事全场景服务。
广州移动推出“元宇宙云上全运村”项目,通过构建元宇宙数字空间,全国首次在大型体育赛事中规模化应用数字人分身技术,融合云渲染、AI导览、文体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支持万人并发的3D虚拟全运村场景,打造线上沉浸式互动的观赛体验。
志愿服务站披上“防晒外衣”,广州运用微纳米级被动式制冷涂层技术,为全市近百个城市志愿服务站提供外墙喷涂服务。这是一种绿色零碳制冷技术,通过微纳米级仿生结构,形成类似撒哈拉银蚁角质层的功能涂层,反射绝大部分太阳光,并通过中红外线辐射实现被动式制冷的效果,无需耗电即可以大幅度降低表面温度,如同披上防晒降温外衣。
赛事导航精准到座位,在赛事场馆改造期间,在穗科技企业参与了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5个大型场馆的内部导航项目,室内导航平均精度可达到1米-3米,观众可以通过登录“全运广州”小程序或现场扫描二维码进入导航页面,实现精准导航。
赛事期间,广州的无人驾驶出租车穿梭在城市中,为运动员和观众等提供服务。从媒体中心到核心场馆,从主要酒店到广州南站、白云机场,自动驾驶出租车穿梭于赛事与城市的关键节点,用科技助力办赛,为运动员和市民带来全新出行体验。
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全运会智慧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对开闭幕式场馆进行三维实景建模,并叠加十米级风场模拟,建筑绕流、狭管效应等微观风场一目了然。
AR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将支付功能与文化传播融合,用户扫描硬钱包触发“醒狮跃动”“粤剧扮相”等AR互动,通过NFC与AR技术叠加,打造“支付即体验”的新场景,支持赛事场馆内外的快捷支付,为港澳参赛者提供了跨境支付的便利。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自主研发了全国首个基于氢动力系统的具身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班组——“氢立方”。班组集结了搭载国际领先氢动力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带电作业机器人及无人机,形成覆盖多场景的全方位巡检矩阵。
全民全运 全龄段齐绘多彩画卷
游泳是一项个人或团队(接力)的竞速运动,在奥运会等竞技比赛中是金牌设置最多的项目之一,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游泳的四种泳姿分别是: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游泳项目在我国全国运动会的比赛中,一直都是金牌数量最多、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现代跳水运动始于20世纪。1951年,世界泳联正式确立现代跳水计分规则,并在1952年奥运会上首次全面应用,标志着跳水项目在现代奥运会中进入了规则清晰、评判统一的新阶段。自1959年首届全运会起,跳水就被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田径运动历来被称为运动之本、运动之母、运动之源,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田径运动由田赛、径赛、公路赛和全能项目组成。十五运会共设置49个小项,包括男子23项、女子23项和混合3项。
羽毛球是力量与智慧的激烈碰撞,不仅考验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敏捷技巧,更对体能的速度与耐力提出严苛要求。赛场上,选手们凭借精湛的“搓、勾、挑、扑、吊,推、拨、点、拉、扣”等技术动作,演绎出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精彩对决。
中国射箭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弓箭。历史上,弓箭一直是人们狩猎和军队打仗的重要武器。而现代,射箭主要是一项人们喜爱的竞技运动和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创编成套的武术运动形式。它源于技击,又高于技击,是技击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是武术的高维表现形式,是一项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
拳击需要肌肉的强大爆发力,需要完善的技术和战术,所以,拳击是最复杂的竞技运动之一。瞬息万变的赛场情况要求运动员迅速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利用强有力的身体和娴熟的技术、多变的战术进行攻击和防守,还要具有战胜对手的信心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最原始的自行车“木马轮”于1790年现世,经过多个国家数十位发明者不断改进,1888年形成采用链条传动结构、充气橡胶轮胎的自行车。自行车作为人类最成功的发明之一,不仅可以用作代步的交通工具,还日益发展成为广受欢迎的健身方式、娱乐活动和竞技运动。
马术运动起源于古代人类的生产劳动与军事训练,在中国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御”术的六艺体系,古希腊奥运会时期已出现四驾战车竞技。全运会马术项目分为盛装舞步、三项赛、场地障碍三个分项,每个分项都设置了团体赛和个人赛。
击剑是源远流长的剑术格斗技艺,历经数千年演变而成的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现代击剑比赛起源于19世纪。比赛中,一方用剑尖刺击对手,使剑尖作具有刺入性质地刺在对手的有效部位,最后有效击中次数多的一方为胜。
蹦床是一项将运动和美学完美结合的运动,运动员在蹦床上完成技术动作,主要包括直身、屈体、团身等姿态的翻腾动作,向前向后的腾跃和转体,以及更加复杂的动作组合。一套蹦床动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动作的高飘,动作之间富有节奏的连接和变换。
海岸赛艇是由古老的赛艇运动衍生出的新兴项目。海岸赛艇沙滩冲刺比赛通常从沙滩起跑,运动员需要快速跑向赛艇,跳入艇中划艇绕过特定浮标后返回沙滩,最终冲过沙滩上的终点线。海洋赛艇沙滩冲刺项目将与传统赛艇项目一同纳入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
滑板运动最初是冲浪文化在陆地上的延伸,逐渐发展为融合技巧、创意与个性表达的运动形式。2017年,滑板作为群众比赛项目首次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亮相,并在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全运会上被列为竞技比赛项目。自此,滑板在中国由街头走向竞技,进入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新阶段。
攀岩是一项向上攀爬的运动项目,要求在不同高度和角度的人工岩壁或自然岩壁上,使用岩壁上的人造支点造型或自然岩块岩缝,向上攀爬、跳跃、辗转腾挪、移动重心,达到线路顶端。攀岩集健身、娱乐、竞技等多种特性于一身,被称为“岩壁上的芭蕾”。
广州科普长廊依托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大院而建,背靠花果山、紧邻广州云道、相依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地理位置优越,人流量大,是紧密连接群众的重要科普阵地。长廊旨在打造“远看是景观,近看可育人”的亮丽科普风景线,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未来,长廊将继续更新内容,以科普之力助推公民科学素养提升,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素材来源:执委会官网、执委会公众号、广州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