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当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圣火在广州熊熊燃起,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正以全新姿态迎接五湖四海的来客。漫步在珠江之上的桥梁,桥面平坦如砥,与江水相映成趣,景色焕彩生辉;驾车穿梭于城市道路间,路面平整似镜,标识清晰醒目,仿佛一条条有序的脉络,为城市的运转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保障十五运会期间交通的顺畅与安全,赛前,市交通运输部门如何提升道路品质?市道路事务中心全力、精细推进道路品质提升,累计摊铺沥青约135万平方米,桥隧涂装约133万平方米。如今,道路通行畅达有序,城市形象焕然一新,正以最佳风貌,助力这场体育盛会的精彩召开。
亮点一:道路“大变身”,行车体验“稳又畅”
东风路、环市路等作为十五运会的重要保障通道,此前部分路段路面状况不佳,存在不同程度的坑槽、开裂等病害,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市道路事务中心聚焦这些关键路段,迅速开展沥青路面刨铺工作。
如今,重新铺设后的东风路宛如一条崭新的丝带,路面平整度大幅提升,车辆通行时,那种曾经的颠簸感明显降低,通行效率显著提高。一位经常往返于东风路的出租车司机黎师傅,兴奋地说:“以前走这些路,有些位置,车子颠簸感明显,乘客坐得不舒服,我自己开着也累。现在路面平整多了,乘客满意度也提高了,真是太好了!”黎师傅朴实的一番话,道出了众多市民的心声,也体现了道路品质提升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亮点二:桥梁“穿新衣”,城市景观“靓又谐”
“这座桥so beautiful,和周围的江景,就像一幅画卷,让我感受到广州的独特魅力。”一位外地游客在参观海印桥时,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桥梁作为城市脉络,其品质和外观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由于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桥梁防撞墙、隔音屏和梁体等部位容易出现锈蚀、剥落等问题。不仅影响美观,更可能对桥梁的安全造成影响。
为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提升城市形象,市道路事务中心对海印桥、内环路高架桥、中山一立交等所辖桥梁进行涂装,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选用防腐耐久、符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涂料,施工过程严控施工质量,确保每道工序达标。而今,这些桥梁外观焕然一新,与周边城市景观更加协调。
亮点三:慢行优化“新模式”,交通秩序“和又顺”
以往,非机动车穿插车行道通行现象频发,这不仅给市民带来安全隐患,也影响道路通行效率。市道路事务中心聚焦这一难点,持续完善非机动车道建设。
同时,探索性地将道路最右侧一条机动车道与原非机动车道合并,形成宽度不小于3.5米的机非共享车道。这一举措有效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改善交通通行秩序。截至目前,在中山大道、广州大道等6条路段设置机非共享车道,总长度约19.7公里。一位晨跑的市民表示:“现在走在路上,感觉交通秩序好多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我心里踏实多了。”这一新模式的推行,为市民打造了更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