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储能行业高景气度背景下,11月19日,今年股价最高涨近200%的储能龙头阳光电源公告,5名高管减持计划完成,累计减持32.97万股,合计减持金额超4800万元。同时,新一轮减持计划已开启,包括公司副董事长在内的多名高管将合计最多减持40多万股。截至11月20日收盘,阳光电源报177.36元/股,总市值3677亿元。
阳光电源公告显示,公司职工代表董事、高级副总裁赵为,副总裁陈志强,副总裁彭超才,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陆阳,副总裁、财务总监田帅计划今年8月18日至11月17日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32.97万股,如今减持已实施完成。与此同时,根据10月28日阳光电源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自今年11月19日至2026年2月18日,公司副董事长、高级副总裁顾亦磊,董事、高级副总裁吴家貌,副总裁邓德军,副总裁汪雷计划将合计最多减持42.49万股。若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约套现超7500万元。公司部分核心管理层人员持续“卖卖卖”,引发市场对管理层信心的疑虑。
资料显示,阳光电源主营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智慧能源等运维服务,是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最大的公司。今年以来,阳光电源股价涨势迅猛,年内涨幅最高近200%,11月6日达到历史高点209.88元/股,市值突破4000亿元。此后,其股价震荡下跌,截至11月20日已跌超10%。
阳光电源的三季报令市场瞩目,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然而,在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公司计提了12.80亿元的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其第三季度营收228.69亿元,环比下降6.65%;核心业务光伏逆变器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仅增约6%,增长动力不足。这种紧挨业绩披露的减持安排,短期或因供给增加与内部看空信号引发抛压。
有分析指出,股东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若合规透明,可释放合理流动性。从中长期来看,基本面优、行业景气度高的公司或利空出尽反弹,但业绩差、减持动因存疑的公司或将持续下跌。为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刘纪鹏曾建言,设定新股发行“持股比例上限”,推行“可流通底价”机制。大股东减持价格须与企业业绩和股指水平挂钩,将减持资格与分红比例绑定。
采写:新快报记者 涂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