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从广州交投集团获悉,11月22日15时28分,由广州交投集团建设的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南段工程(简称机场第二高速南段)建成通车。自此,全长46.16公里的机场第二高速实现全线贯通,为中心城区直达白云机场提供第二条高速通道,成为串联中心城区与“北部增长极”、辐射泛珠城市的大动脉,进一步增强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机场第二高速南段通车后,市民从广州中心城区前往白云机场的车程缩短至30分钟,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再添硬核支撑。
畅通内外循环 铸就湾区交通动脉
作为广州主城区高速公路,机场第二高速南段进一步完善广州“三环、十九射”骨架高速公路网。项目全长24.05公里,北接机场第二高速北段、南连广深高速及广州环城高速,共串联起5条高快速路及5条国省道,设特大桥11座、大桥37座、互通7处,山岭隧道5座、明挖隧道1座、收费站5处,采用双向6车道、100公里/小时的设计标准。
机场第二高速南段的通车,标志着全长46.16公里的机场第二高速全线贯通。市民可从天河、黄埔等中心城区沿该路段北行,经T3立交直达白云机场T3航站楼。未来,随着机场规划道路建成,前往T1、T2航站楼的时间也将控制在30分钟以内,有力缓解节假日机场周边交通拥堵痛点,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与此同时,该路段与机场第二高速北段对接后,将进一步把白云机场的辐射力延伸至清远、韶关等城市,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加速区域资源要素流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再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从白云机场出发,经该路段至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仅需20分钟,车辆在环城高速奥体收费站出站后即可直达场馆,实现“出机场即上高速,下高速即达场馆”的无缝衔接。同时,黄村枢纽立交连接广深高速、北环高速的匝道,正与广深高速主线扩建工程一并实施,预计2028年建成。
目前,项目对天河、黄埔等区域交通的“解压”作用已初步显现。以大观路段为例,通过明挖隧道与地面道路的立体设计,原有过境车流得到有效分流,周边市政道路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约30%。曾经拥堵频发的合景路、光谱西路等周边路段,如今已进入“平峰畅行、高峰缓堵”的良性状态。
践行绿美理念 打造穿城高速“生态样本”
机场第二高速南段全线穿行广州中心城区,沿线建筑与管线密集,大部分区域需采用桥梁、隧道形式穿行,项目桥隧比高达89.6%。为此,项目以“高速公路建设与城市空间、生态保护并重”为原则,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工程全周期,书写出城区高速的“生态答卷”。
在高度城镇化区域,项目创新采用“廊道共享”模式,与106国道、大源北路、大观北路等既有廊道共线约10公里,以高架桥形式实现空间集约利用。其中,穿越白云区大源村的茶山枢纽互通立交,创新设计“高速主线—匝道—地方道路”三层共线结构(上层为高速公路主线,中层是连接其他高快速路网的匝道,下层为市政道路),在宽约50米的建筑群“夹缝”中开辟出立体通道,既避免近千户居民的拆迁,也为该建筑密集群保留了发展空间,成为城市空间3D立体化利用的典范,为未来城区交通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章杨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