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线下1.3万余、线上2万,参会学生数近2万人次……11月21日下午,“金秋启航”大湾区装备制造专场暨2025年广东省重点高校秋季联合招聘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体育场顺利举办。20所湾区名校携手400余家用人单位,举行了一场高规格、强联动、重转化的校园招聘盛会。
招聘会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华南理工大学等大湾区及装备制造行业24所高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装备制造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
作为2026届高校毕业生“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月核心场次之一,招聘会以“汇聚湾区英才,共筑就业未来”为主题,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创造了“国家平台+区域协同+行业融通”的就业服务新模式。
启动仪式上,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吴波在欢迎辞中说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优秀的毕业生能深入了解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感知装备制造行业的广阔前景。”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程大欣指出:“装备制造作为广东省的支柱产业,正朝着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的方向大步迈进。”他表示,主题专场招聘会的同步举办,既契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了精准对接施展才华的良好契机。
“我的专业是机械电子工程,感觉现场可选择的就业机会有很多,可以多去尝试投递。”“我比较注重岗位与我的契合度,以后想留在广东这边发展。”记者了解到,此次招聘会共吸引40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涵盖了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建筑、能源化工、汽车、互联网等多个行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为40.19%,国有企业占比为32.8%。装备制造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组织近30家委员单位报名参会。
本场招聘会行业特色突出、岗位需求多元,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多元且极具针对性的就业选择。根据统计,本场招聘会提供岗位数线下1.3万余、线上2万,参会学生数近2万人次。
活动还重磅打造了“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对接区”,搭建产教融合“直通车”。该专区集成果展览、技术发布、融资洽谈与合作签约于一体,集中展示了大湾区高校在通信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科研项目,现场吸引了众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形成了“课堂—实验室—生产线—大市场”的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速通道,为顶尖科技成果提供直面产业需求与市场资本的契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精准耦合与价值释放,生动诠释了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创新活力。
活动举办方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被赋予“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历史使命。本次活动实现教育部、广东省、大湾区高校、龙头企业多方联动,把分散的校园招聘升级为“区域协同+行业融通”的国家级人才配置平台,标志着粤港澳三地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形成了赋能区域发展的“教育共同体”,为高质量就业市场建设提供了强大组织保障。
下一步,教育部还将在天津、西安等地持续举办“金秋启航”校园招聘系列活动,指导各地抓住秋招关键期,全力促进2026届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蔡思彤 通讯员 祝和平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