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22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南方医科大学承办的“‘就在南粤’广东省2026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对接活动——南方大健康产业医学类专场”,在南方医科大学校本部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387家用人单位携1830个岗位到场参会,其中线上参会41家,线下参会346家,需求人数近1.6万人。招聘岗位除了涵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检验医学等多个医学领域,还涉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研发等新兴领域,展现医疗卫生健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现状。
培养与晋升受关注 多措并举服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上午10点,热门招聘摊位前都已排起长长的队伍。许多找到了心意的岗位的毕业生,正拿着简历和招聘者进行面谈。面对众多的就业岗位,求职者热情满满,努力争取自己心仪的岗位,不少用人单位在见面会当天即安排进行面试,当天便与毕业生在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我希望找到珠三角地区大型医院普外科的岗位。”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陈同学说道,“用人单位的专业匹配度和平台发展前景是我关注的重点,是否有完善的青年医师培养体系,比如规培带教资源、科研项目支持等,这对刚毕业的医学生成长很重要。”
同样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博士生伍同学对记者分享道:“我比较期望在广佛那边发展,会比较看重未来的上升空间。今天来到招聘会现场,很多岗位都要求博士学历,感觉自己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招聘会现场,企业求贤若渴,纷纷拿出“安居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杀手锏”,吸引人才。六险二金、提供食宿、甚至有企业特地标注可申请一年过渡性住房一套,优秀博士可提供10万-30万住房补贴。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今年预计招聘40人,医院除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外,还将从科研平台、配套经费、住房保障等方面均给予支持。医院招聘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应聘者我们最看重的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综合素质,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与熟练的临床技能,更要具备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
供需见面活动不仅提供岗位供需对接服务,还设置了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区、“医起探素”职业体验区,以及就业咨询点和大学生参军入伍咨询专区,邀请职业导师为求职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简历诊断等服务,为引导毕业生基层实践就业,提供更专业、更精细的指导。
人工智能相关人才需求增长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在AI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病历分析、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等方面,人工智能正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效能,带来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与之相关的人才需求也持续增长。
来自广东本土的一家以病理为核心的独立医学检验与诊断服务企业,当前正聚焦病理AI辅助诊断,提高临床诊断效率。该公司招聘主管表示:“此次招聘除了医学相关人才,人工智能的专业人才也是我们着重考虑的方向,主要负责检验平台的算法研发创新和模型训练优化。”
对于如何准确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南方医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刘东卫建议道,毕业生要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应该首先确定自己的定位以及职业规划。求职者可根据自己的定位、能力评估以及职业规划来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
143所高校近万名毕业生现场寻“伯乐”
据统计,本次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全国143所高校的近万名毕业生前来应聘。活动不仅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了公平、安全、智能、有效的双向选择平台,也是南方医科大学与社会各界共同助力医学人才培养的一次重要合作。近三年,该活动已累计服务参会单位两千余家,提供就业岗位超十万个。
同时,学校着力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一方面每年举办近200场线下宣讲会及小型招聘会,接待用人单位近300家,吸引上海、浙江、深圳等30多个省市的卫健委(局)组团进校招聘;另一方面深化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今年已成功对接304家单位,新增就业岗位1865个,持续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还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带一路” 主要城市等重点区域,精准挖掘各地医疗卫生人才需求信息,通过多渠道平台累计推送招聘简讯及岗位信息1200余条,并通过举办职业生涯体验周、开通职业咨询网上预约系统、组建就业信息服务队等举措,凝聚就业工作合力,实现“企业进校园、岗位进校园、服务进校园”,让毕业生“少跑腿、多选择”,提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成功率,为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蔡思彤 通讯员 柯 佳 刘晓坤
图片:校方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