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主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及志愿服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宣布,11月29日残特奥会火炬传递将分别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四地举办。本届残特奥会火炬传递采用与十五运会“两火合一”的火种共用模式,生动诠释“残健共融、湾区同心”的温暖主题。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融火仪式
残特奥会火炬传递将于11月29日9时,在深圳市人才公园举行启动仪式。9时30分,香港、澳门、广州分别举行起跑仪式,同步开展火炬传递,每个城市跑动50棒,共设火炬手200棒。火炬传递活动结束后,将由四个城市代表将火种送回广州。17时,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融火仪式。
在路线设计上,各城市特色鲜明、主题呼应。广州以“改革开放·活力广州”为主题,沿“一江两岸三带”展开,展现“岭南首府、千年商都、美丽花城”的深厚底蕴,呼应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融合实践。深圳以“三程连湾·薪火筑梦”为核心理念,凸显“开放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的城市精神,传递“平等、融合、共享”的残特奥价值。
香港赛区的火炬路线以添马政府总部为起点,启德体育园为终点,中途会横越维多利亚港两岸,并途经多个香港著名地标。除跑步方式外,火炬传递亦会使用渡轮和开篷巴士,整个传递活动约于两小时内完成。
澳门赛区的火炬传递起跑仪式选在澳门特区政府总部举行,终点设于议事亭前地,属于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残疾人火炬手代表占比约22%
据介绍,本届残特奥会与十五运会共用一个火种,共用一支火炬,共用火炬装备,传递规模、火炬手棒数等均与十五运会火炬传递保持一致。这本身就是向社会传递残特奥会与十五运会同样重要、同样精彩的理念。
在火炬传递路线设计和活动组织全过程,组委会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特殊需求,优先选择既体现城市特色,又相对比较平坦的传递路线,比如广州站的传递路线主要是平坦宽敞的阅江中路、阅江西路。深圳站的传递路线全程是滨海公园绿道,并提前完成无障碍改造,制定残疾人火炬手服务保障流程方案,组织专门培训,确保传递路线、活动现场及相关设施的无障碍通行,让残疾人在活动中感受到尊重与关爱。
据统计,最终选拔出来的火炬手中,残疾人代表占比约22%,包括视障、听障、肢体残疾等群体,体现了对残疾人的认可和尊重,以及残疾人事业与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火炬手的选拔还涵盖各行业代表和特定群体,特别是残疾人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优秀代表,火炬手名单将在11月27日公布。
1.5万名残特奥会志愿者“以老带新”
据悉,1.5万名残特奥会“小海豚”赛会志愿者已集结完毕。这支队伍来自全省9个承办地市、63所高校,还包括从已完成十五运会服务的赛会志愿者中,选拔了2810名经验丰富、表现突出的志愿者。通过“以老带新”的模式继续服务残特奥会,确保为赛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根据残特奥会特点,组委会强化了志愿者助残培训,构建了“全链条、专业化、实用性”的培训体系,例如在培训中强化志愿者运用手语交流、轮椅推行、视障引导等专业化服务技能,为运动员提供细微周到的服务,为残特奥会的顺利举办做好了充分准备。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