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亚洲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 M+日前呈献“身临梦境:1950年代至今的女性艺术家环境作品”,展出十二件1950年代至今来自亚洲、欧洲和南北美洲女性艺术先驱的环境艺术作品,当中包括三件出自亚洲女性艺术家之手的全新委约装置作品。这些沉浸式的多感官作品邀请观众进入其中并与之互动 ,提醒观众艺术不仅是用心灵来体会 ,还能透过身体来感受。展览将持续至2026 年1 月 18 日(星期日),除 在 M+西展厅举行外,部分作品亦会在 M+地下大堂、焦点空间及中庭展出。
据悉,展览原本在德国慕尼黑艺术之家于2023年首次举办,此次为巡回展览的亚洲首站。环境艺术于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兴起,后来被称为装置艺术。这些作品存在的时间往往很短暂 ,并且具有实验性质 ,采用非常规材料与技术,并融合艺术、建筑与设计元素,为今天以数码方式呈现的沉浸式体验奠下基础。尽管此类作品有不少是出自女性艺术家之手 ,但艺术史却只关注男性艺术家。“身临梦境:1950年代至今的女性艺术家环境作品”旨在回应这种失衡状态,凸显女性艺术家创意非凡的视野。
观众将在展览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与感觉、材料、声音和物件互动,感受它们带来的刺激,最终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展览探索这些作品创作时代特有的形式和意念,同时也鼓励观者探索、 欢笑、惊叹或接纳不安的情绪。
为配合本次特别展览,M+将于展期内举办一系列公众活动,如10月至12月期间,每月举行的“周六身心静好”将结合瑜伽与慢观看体验,鼓励观众深度欣赏作品。M+亦提供专为不同背景及需要的观众而设的导赏与教育活动,对象包括学校、非牟利机构及不同能力人士等。
M+戏院还将推出展览相关的放映节目 ,免费播放三部分别聚焦展览艺术家朱迪·芝加哥 、莉吉亚·克拉克及玛尔塔·米努金的纪录片。
此外,M+于10月起在大台阶推出全新展览系列“艺聚台阶”,让流动影像作品与正在举行的展览展开对话 。“艺聚台阶”的首个节目为金守子的《编织旅程 I–VI》(2010–2019),由六部非叙事式纪录片组成,每部都探索世界各地不同的纺织文化背后的哲学和人类学内涵。
M+商店推出一系列以盐田千春、朱迪·芝加哥及玛尔塔·米努金作品为灵感的限定商品,包括单肩袋、袜子及立体磁石等 ,让访客藉此留住展览沉浸式感官体验的美好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