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派驻清远市精准扶贫工作队突出优势、 规模发展、畅通链条
扶贫概况
战『疫』、战『贫』两手抓
广州市派驻清远市精准扶贫工作队战“疫”、战“贫”两手抓,针对所帮扶的清远市205个村,制定落实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贫的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扶贫产业和贫困户复工复产,加快贫困户务工就业,开拓新渠道破解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打造“永不撤退”的工作队,不仅影响脱贫攻坚的质量,对此后促进对口帮扶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体系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快报记者日前走访清远市部分省定贫困村了解到,各帮扶单位在选择和发展相关农业产业项目时,以用好资源优势为抓手,尽可能选择产品延展性较好、相对经济价值较高、市场刚需程度较大、相对较容易实现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从源头上夯实发展基础,并以产业促动,激发贫困人口改变现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用好基础优势 山泉水西洋菜酿出田园综合体
3月阳山,阳城镇鱼水村西洋菜种植基地,一车车采摘好并按规格扎把的西洋菜正被运往合作社收购点过秤装箱,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旱地种植,棵棵手摘”是阳山鱼水村西洋菜对品质的坚持。
鱼水村种植西洋菜的历史始于1989年,最初是种水生菜,2013年改为旱地种植,规避了水生菜的多种不良特性。阳山县鱼水村态保西洋菜专业合作社2009年1月成立,遵循“绿色生态”种植,利用现代灌溉技术设备以山泉水资源实施灌溉,配合物理杀虫方式,产出高品质西洋菜。
广州广播电视台驻鱼水村第一书记张淡钦告诉新快报记者,帮扶单位助力鱼水村西洋菜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利用媒体宣传、电商平台等资源引导西洋菜产业的产供销升级,在已种植的800亩当中,有298亩是高标供港澳蔬菜种植备案基地,另有170亩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年产量8000吨,产值约40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660万元,直接带动30多户贫困户脱贫。
有了基础优势,鱼水村将西洋菜产业继续深化,目前西洋菜种植基地已扩充至2000亩,力争日产60吨,带动更多农户增收。与此同时,研发即食西洋菜纸这一产业链条新品,已进入申报阶段,即将进入市场,这种延伸产品符合当下生活时尚潮流的需求,且从减少生产、流通、消费中的资源浪费及解决蔬菜出路、增加菜农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此外,以西洋菜为主角的第三产业也正在鱼水村崛起,新快报记者现场走访时看到,总投入3.7亿元、以农业+旅游为核心的三产融合文旅项目“鱼水·生活”田园综合体的景观大门已初具规模,包括西洋菜种植基地在内的2.6万亩规划面积,将建造起集休闲驿站、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主题乐园、溶洞观光、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度假场所,建成后,必将给鱼水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选好产品定位 以高附加值、差异化直击市场
根据每个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从经济价值相对高的农品单品入手,避免同质化,强调差异化,是让农业产业扶贫项目走得更为长远的一个考量。在连州,两个省定贫困村发展的产业扶贫项目,一个是种植支持多频次采摘的黑鸡枞,一个是发展红雪桃经果林,两者都具有单价高、差异化明显的优势。
连州龙坪镇青石村黑鸡枞种植示范基地,正在自动温控型连栋种植大棚一侧观察黑鸡枞长势的绿色世纪农业有限公司技术指导刘杰告诉新快报记者:“黑鸡枞每6小时就能摘收一次,好的情况一天可以收800多斤,正常也有三四百斤。一批能采15天,给菌丝7到10天恢复期,就又可以继续采,前后能出4次。”在他另一侧,是刚完成改建的大棚,“我们正在改地栽模式为层架培育模式,改建后1栋大棚能容纳12个4层的层架,产量能翻好几倍。”
青石村是由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对口帮扶,驻村第一书记万国付告诉记者:“青石村温差大,适合食用菌生长,在青石村党总支书记王剑和村委支持下,成立了广聚源专业种植合作社,规划出10亩黑鸡枞基地,目前一期是2000平方米共10栋大棚,2018年底开建,2019年四五月开始有产出,村38户有劳力贫困户作为股东享受分红。”基地带动村民多人、多频次“松散型”实现就业,“黑鸡枞摘后要切削修整根部,人工2元/斤,村民只要有空,就可以到基地上务工,每天早5时到晚10时。”万国付说。
黑鸡枞支持多次采收的特性相对降低了部分生产成本,根据等级和市场行情收购价从20多元到40多元不等,万国付表示:“2019年基地与广州江南市场签了长期合作协议,现有大棚改建完成后,可实现日产2000斤+的产能,目前在接洽盒马鲜生供货,如果达成,理论年产值可过千万元。”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帮扶的是连州西江镇斜磅村产业项目之一的红雪桃,属杂交晚收水果,“连州水晶梨、鹰嘴桃等水果较多,红雪桃这一品种差异化明显,国庆前上市,市场价约20元/斤,属于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广州发展集团驻斜磅村第一书记侯红伟说。
今年是连州市西江镇斜磅村红雪生态蔬果专业合作社种植红雪桃的第三年,预计每棵树能挂果二三十斤,年收成三万到五万斤,“第二年一棵树能产50斤,第三年能达8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