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广州好,夜泛荔枝湾。击楫飞觞惊鹭宿,啖虾啜粥乐馀闲。月冷放歌还。”4月8日,广州市荔湾区在荔湾湖举办了“用荔湾湖‘活教材’讲好党史故事”座谈会。荔湾区华侨外国语实验学校同学们一齐朗诵朱光老市长的诗歌代表作《望江南,广州好》,将现场观众带回了63年前荔湾湖建设时的奋斗岁月。
“落雨大,水浸街……”随着城市的发展,星罗棋布的河涌逐渐消失,西关低洼的街巷和民居常常被潮水淹没。为改善荔湾区人民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1958年4月4日,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组织干部、群众义务劳动,历时一年零两月,靠着锄头、铁锹、箩筐、担挑这些原始工具,完成了31万立方的土方工程,将荔枝湾、泮塘一带坑坑洼洼的水田、鱼塘、烂地筑建成水面面积达17.2万平方米的4个人工湖,通称荔湾人工湖。
本次座谈会特别邀请到了朱光老市长的后人朱燕南先生、朱嫩萍女士、朱穗风先生,荔湾湖的建设者及后人们参加,由他们讲述朱光老市长等革命先辈们的奋斗时光。
会上,朱燕南先生等人分享了朱光老市长从学生时代投身革命到解放后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历程。他们认为,父亲一生中有许多浓墨重彩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在广州主持工作的经历。“在广州十一年,父亲爱这个城市、人民,一心想为广州老百姓建设好广州,主持翻修道路,修建名胜古迹和革命遗址,带头新辟麓湖、流花湖、荔湾湖、东山湖……尤其是荔湾湖公园,这些年来建设得越来越好,看着老百姓享受建设成果,父亲也享受着他们的喜悦,我想这就是他在《广州好》组诗中写到的‘与众乐淹留’的本意。”朱穗风深情地回忆道。
“我读小学3年级的时候,荔湾湖开挖,每到星期天放假,我就来义务劳动,高年级的学生把泥土一块块传上来,我们低年级的就在上边接。现在我已经70多岁了,看到荔湾湖的环境不断改善,想到自己也付出过劳动,是非常欣慰。”荔湾湖建设者湛叔说。
据介绍,荔湾湖的建设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防蓄结合,二是建湖与建园结合,三是开挖人工湖与解决城市青年就业相结合。
荔湾区文商旅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2020年8月22日,西关永庆坊旅游区正式挂牌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荔湾湖正是其中的标志性景区。未来,荔湾湖公园将与泮塘五约全面融合,形成连续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给市民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游览体验,焕发更多活力,同时将推动西关永庆坊4A级景区品质提升,助力5A级景区的创建,实现文商旅创居融合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通讯员 荔宣 施榆菘 许珮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