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据史料显示,现在被称为“史前的卢浮宫”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是最早的水彩画,而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水彩画迎来了转折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纸本水彩作品。19世纪初的英国,成立了水彩画家协会,使得水彩画逐渐以独立的画种呈现。半个世纪后,广东李铁夫开始留洋,学习水彩等西画,此后更有一大批艺术家留学各国,带回了水彩画的技法与艺术观念。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秦宏在文章《论广东水彩艺术的风格》中写道,“广东是中国水彩的创始之地,李铁夫影响着广东乃至中国几代水彩画家。”
水彩画在英国发展成 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
根据史料可知,早在一万五千年以前,被现在称为“史前的卢浮宫”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就是人类用最简单的绘画工具直接调和天然的矿物质颜料创作的最早的水彩画。在其它画种没有诞生之前,水彩画是人类最主要的记载和绘画媒介。
文艺复兴时期,是水彩画艺术的转折期。这个时候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纸本水彩作品。这个时期的水彩画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并发展。特别是到了17世纪的英国,水彩画艺术得到飞跃的发展,两个方面的原因促成了水彩画扎根并成熟于这个国度。一方面是因为作为记录风土人情及地貌,另一方面由于英国天然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特别适合水彩画创作。所以,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水彩画在英国迅速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于18、19世纪呈现在大众面前。这个时期的水彩画主要是用透明性颜料调和水在纸本上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
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曾在《旅行见闻录》中写道:“在那些声称绘制风景画是一种高尚娱乐的人们中间,有许多人是用水彩作画的。”
随着新媒介的出现,艺术界也给水彩画有了新的定义——以水为媒介的,运用水性颜料完成的绘画作品统称为水彩画,同时包括传统的透明绘画和新型水性颜料。1804 年 11 月 30 日水彩画家协会(简称老协会)成立。1805 年水彩画家协会举办第一届展览会,它是英国美术史上第一次水彩画展。1812 年老协会决定向油画家开放,遂改组为水彩画家协会、油画家协会。1821 年老协会又排除了油画,恢复了水彩画家专业团体性质。1881 年此协会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垂青,命为“皇家水彩画家协会”,水彩画逐渐成为市侩趣味加宫廷艺术的混合物。
百年前水彩颜料的发展
助力了水彩画发展高潮
从袁振藻先生的《中国水彩画史》中我们可以列出中国早期重要的开拓者和杰出先驱大家,如徐咏青、李铁夫、李叔同、颜文裸、张眉荪、徐悲鸿、潘思同、倪贻德、王济远、陈秋草、李咏森、关广志、林风眠、李剑晨、王肇民、阳太阳、余钟志、张充仁等一大批不仅仅在水彩画坛上影响巨大的艺术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肩负着振兴和发展中国美术事业的重任,漂洋过海,远赴欧洲及美、日等国学习研究西方传统绘画。水彩作为西方画种,其艺术思想、造型观念、语言技巧在西方几百年发展中已形成体系,且具有丰厚的艺术积淀。
1912 年刘海粟、乌始光等人建立了中国早期正规的、专业的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即“上海美术院”。举办了师生作品展览会,并展出水彩画油画等作品 50 多幅。
1918年 4 月,郑锦等人建立国立“北京专科学校”,三年后改名“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在法国刚回来的林风眠任校长兼教育长、西画系主任。它也成为由蔡元培“美育”思想指引的重要艺术教育基地。该校任水彩教学的有:李毅士、王悦之、吴法鼎等都是国外学习、留学归来的水彩画家,培养了李有行、华宜玉、李剑晨、张剑鄂等一批在水彩领域见长的画家。
1920 年“马利工艺厂”开始生产“马头牌”水彩颜料和广告颜料。1926 年“金城工艺社”开始生产“老鹰牌”水彩颜料和广告颜料。两大厂家的相互竞争推动了国产画材的发展,也助力了中国水彩画发展的高潮。
上世纪广州关蕙农
被称为“月份牌画王”
1925 年以后,月份牌得到高速发展,并于3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上海许多画家都参加过月份牌的创作,如张光宇、李咏森、丁悚等不仅风靡上海,而且很快影响到全国城乡和欧美、东南亚等地。当时月份牌的制作,多以水彩画为主。例如广州的关蕙农,他一直用水彩画法创作月份牌,一度被称为“月份牌画王”。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朝生曾在《中国早期水彩画作品感想》一文中写道,“中国早期的水彩写生是成功和富有创造性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全面的艺术素养使他们的水彩写生在‘民族性’追求上不流于表面和做作,在理论上也没有盲目吹嘘水彩画似乎遍地开花都是民族精神的喜爱,更没有单方面追随西洋水彩或为水彩画本体语言的纯洁性而保守设防(从透明特色的呵护到研究本体语言的提倡是一个进步,尽管这种论调还是单一的)。因此,水彩在当时的土壤里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国水彩画呈现出
多元性的当代面貌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当代水彩画创作团队的兴起,在全国范围内,水彩画创作成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秦宏在文章《论广东水彩艺术的风格》中写道,“广东是中国水彩的创始之地,李铁夫影响着广东乃至中国几代水彩画家。”从文中,可以了解到,全国范围内比较突出的省区市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云南、广西等,各省的创作团队不但参与人数多,也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水彩画表现形式。如代表广东的黄增炎、陈朝生、龙虎等人的水彩画粗犷大气,凸显画面的量感美;代表湖北的刘寿祥、陈勇劲、陈海刚等人的水彩画创作技法娴熟,凸显画面的形式美;代表湖南的黄铁山、朱辉、刘永健等人的水彩画润泽、意韵,凸显着画面的意境美;代表东北地区的赵云龙、黄亚奇、赵龙等人描绘的雪域题材,给人一种空蒙的感觉;代表北京的陈坚、王维新、蒋智南等人的水彩画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与跳跃,等等。当代水彩画家们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逐步使中国水彩画呈现出多元性的当代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