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八月份,我们种的甜溪黄草开始收获了,预计收入超30万元。”在潮州市饶平县联饶镇潮刘村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大片成熟的甜溪黄草散发出迷人的药香,在田间忙碌的村民脸上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近年来,为确保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潮州市着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在做大做强中草药等优势特色产业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根基。
■饶平县潮刘村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连片种植甜溪黄草。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许瑞贞
■图片:受访者提供
扶贫概况
发挥传统特色产业优势 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今年4月16日,潮州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九大方面的部署,要求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发挥茶叶、橄榄、青梅、狮头鹅等传统特色产业优势,推进南药、佛手果等扩种,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为建立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潮州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市级1.5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450万元贫困村土地经营流转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以单丛茶优势产区、佛手果、广式凉果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引擎,加快发展茶叶、南药、岭南佳果、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茶叶产业联结带动贫困户和农户7万多人。着力推进石壁村、潮刘村等19个贫困村发展种植中草药共2162亩。
■饶平县建鹏中草药专业种植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溪黄草种苗。
潮刘村
品质高 甜溪黄草收购价一斤涨了0.6元
“收割的时候要保留草药根部,下半年还能再长一批出来。” 在潮刘村中草药基地,贫困户林秀平小心翼翼地收割甜溪黄草。由于要照顾家中智力残疾的弟弟,他无法外出务工。中山市东升镇驻潮刘村扶贫工作队得知情况后,在2019年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启动时,推荐他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也给他带来了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甜溪黄草在广东的临床应用非常普遍,并开发出多种以其为主要原料的防治肝炎的产品,而潮汕地区甜溪黄草种植基础良好,品质优异,发展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中山市东升镇驻潮刘村第一书记冯明垣说,考虑到这个因素,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积极谋划,决定开展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引进甜溪黄草种植扶贫项目。“我们单位自筹了30万元资金,已经投入20多万元。”他说,到2019年底,潮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达到脱贫标准。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
潮刘村党总支副书记、饶平县东潮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社长林木发介绍道,去年8月,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开始规划建设,经过4个多月的紧张筹备,12月份开始种植第一批中草药。基地规划面积80亩,其中连片种植甜溪黄草70亩,湿地种植水稻10亩。
基地采取“公司+贫困户+合作社+基地”的模式运营,由潮刘村委负责监督管理、饶平县东潮中草药种植合作社负责日常经营、广东建鹏南药种养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收购。目前,基地吸纳本村1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中草药种植,除了提供3个固定工作岗位,还为其他有劳力贫困户和村民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的机会。
贫困户林世明家有五口人,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全家一直靠他打零工、种点瓜果蔬菜勉强度日。现在,他没有农活时,也会到基地劳作,“干一天有100元,到年底还有分红。”冯明垣说,去年底种植甜溪黄草时,请了十多个人连续干了20多天,每人每天100元。到目前为止,为务工村民发工钱已经发了十多万元。
冯明垣还和新快报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原本,合作公司保底收购甜溪黄草的价格是每斤0.9元。由于潮刘村种植的甜溪黄草质量非常高,该公司决定将收购价提高到每斤1.5元。林木发说,甜溪黄草每亩产量约3500—4000斤,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5.5万元收入,每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加收入约2000元。
不仅如此,见到甜溪黄草的经济效益高,潮刘村不少村民也加入了合作社,纷纷利用自留地、林下地开展中草药分散种植。目前全村中草药分散种植面积达到200亩,预计年产值达到150多万元。“对贫困户和村民来说,这是一个见效快、效益好的产业项目。”冯明垣说,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结合本村实际,逐步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助力群众增产增收。
■饶平县长彬村,驻村第一书记殷秀才在田间了解溪黄草种植情况。
■饶平县潮刘村,村民给甜溪黄草施肥。
长彬村
可持续 确保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
“来收购溪黄草的人估计我这里能收万元左右。这个是扶贫工作队帮忙,我才能多赚这万把块钱。”在饶平县新圩镇长彬村,贫困户陈廷丰种植的3亩溪黄草长势良好。他的儿子患病多年,导致本不富裕的家庭因病致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地制宜发展可持续的乡村特色产业,才能确保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增强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在饶平县,历史上便有种植中草药的传统,但由于销路、价格等原因,慢慢被当地群众放弃了。近年来,发展中草药种植逐渐成为贫困村拔穷根、开富源的一张“良方”。
“要让贫困户增加收入,稳定脱贫,没有产业是很难的。”省人社厅驻长彬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殷秀才说,此前,经过市农业局、市扶贫办推荐,长彬村引进溪黄草种植项目,利用扶贫开发资金,向公司购买种子肥料,免费发给贫困户种植,公司按照保底价进行收购,为贫困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长效增收渠道。
去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下,陈廷丰参与种植溪黄草,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他逐步掌握了种植技术,“一年种一次,能收两遍。像这些到年底还能再割一遍,还能再收四五成的产量。除草、施肥,施肥得得当,溪黄草伤了一次肥就没了,得薄肥慢慢下。”
“种得好一亩能收四五千斤,一亩就能收入四五千元。能种上几亩的话,基本一年就能脱贫。”长彬村党总支副书记陈戊坤说,位于联饶镇的建鹏中草药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与长彬村贫困户签订协议,实现从种植、收购到代加工全过程支持。目前,长彬村已有26户贫困户种植溪黄草共50多亩。
“打消贫困户对销路和价格的顾虑,让他们尝到甜头,带动更多群加入合作种植。”饶平县建鹏中草药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汉章表示,通过提供技术支撑和保价收购产品,贫困群众用心种好溪黄草,肯定有钱赚。他说,目前饶平县已有12个贫困村同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种植面积约有3000亩。下一步还会继续扩大合作社规模,计划在2021年将中草药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
长彬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04人,到2019年底已经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脱贫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为巩固脱贫成果,筑牢返贫致贫“防火墙”,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引进溪黄草种植项目,充分调动贫困村民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确保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饶平县建鹏中草药专业种植合作社为贫困户、农户和种植大户开展南药种植加工技术培训。
石壁村
深加工 农产品变高附加值农商品
高冲低斟、罐式冲泡,在今年6月23日至24日潮州市举办的扶贫产品展销会上,以工夫茶形式加工包装的溪黄草茶成为现场的人气明星,引众多市民尝鲜。
把药变成茶,这是饶平县浮山镇石壁村和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联姻”之作。作为相对贫困村,石壁村从2019年7月开始规划建设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基地已种植溪黄草60多亩,板蓝根、金钱草、曼陀罗、贡菊等常年生中草药20多亩。预计今年产值可达5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
“基地的建设既解决丢荒的耕地问题,也解决了留在村里的贫困户就业问题。”驻石壁村第一书记张文聪说,项目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运营模式,通过基地的平台示范和合作社的指导带动,引导贫困户和村民利用自留地、山坡地开展中草药种植。目前,已有1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其中有4户利用自留地种植中草药,同时基地还为2户贫困户长期提供工作岗位。“有时间就过来,一天也有100多元收入。”2018年底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林进福,自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以来,他空闲时就来基地打工,又能增加不少收入。
不过,石壁村并未满足于种植、销售中草药原料,而是积极走出去,与当地的茶叶加工厂、茶叶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打造生产、加工和包装销售的溪黄草茶产业链条,让“农产品”变成了高附加值的农商品,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
张文聪说,要把溪黄草加工制作成茶,石壁村一无设备二无技术,而邻村下楼村的茶叶加工厂却两者皆备。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将溪黄草深加工成大家容易接受的溪黄草茶,并通过扶贫产品认证,大幅提高中草药的产业价值。
为进一步提升溪黄草茶的品质,并打开市场销路,石壁村又找到了饶平县云盖月茶叶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既有销售渠道畅,也有更先进的溪黄草茶制作技术。而合作社也相中了石壁村的溪黄草,最后双方“喜结连理”。
以前,石壁村种植的溪黄草以全草卖,湿货每斤9毛钱,一亩地产值大约6000元。经过深加工后,以每斤70元的推广价来计算,每亩产值可达10000多元。张文聪说,接下来,石壁村将继续推广南药种植,预计2021年种植基地将达到200多亩,打造“一村一品”,让南药成为村的支柱产业,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实现富民兴村
“我去过20多条村调研,有的位于韩江上游生态保护区,既要考虑生态保护,又要考虑老百姓的致富问题;有的经济发达,有优势产业,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有的村庄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但要找到合适种养的产业。”潮州市主要领导表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要特色化、差异化,有什么样的特色资源就发展相关产业,因地制宜,实现富民兴村。
2019年8月,潮州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1+5+2”总体工作思路。其中,五项重点工作首要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出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构建茶叶、南药、花卉、水果、蔬菜等“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新格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4月16日,潮州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九大方面的部署,要求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发挥传统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潮州市农业农村局在《潮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9—2025年)》中,进一步明确了中草药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技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实现南药产业化经营的全面、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南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新兴特色产业的发展。在发展富民兴村产业过程中,找准路子、突出特色,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以饶平县为例,近年来,中草药产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饶平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出台扶持政策,做好中草药种植这篇富民兴村的特色文章,初步形成了以发展溪黄草等中药材生产为特色的南药产业。2019年,全县南药种植面积8883亩,产量16228吨,产值达22636万元。有效带动了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
截至7月15日,潮州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8589户44865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45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潮州市深入实施市委“1+5+2”工作部署,把实施总投资超10.7亿元的15个“兴农惠农”工程项目作为全市“六大工程”之一,系统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全力稳住“三农”基本盘。
潮州市主要领导指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解决农民就业和收入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长久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潮州市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壮大南药特色产业,以产业促进就业,带动更多贫困群众通过就地务工和生产实现脱贫,稳步提高增收可持续性和自主脱贫能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