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王娟 通讯员林悦报道 11月1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承办的广东省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见面活动珠海地区综合类专场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风雨足球场顺利举行。本次供需见面活动参会企业593家,提供职位2431个,岗位21439个,共5776人次学生入场参与活动,意向签约人数1868人次。
广深珠等多地18家校友企业纷纷前来揽才
记者了解到,当天的招聘会现场吸引了纳思达、丽珠集团等207家优质企业,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占比95%,岗位平均薪资为5617元,涵盖IT服务、金融、物流、教育等多个专业领域。现场采用区域划分的形式,共5776人次学生入场参与了本次供需见面活动,5477人次参与了现场面试,投递简历4945份,意向签约人数1868人次。
“我深切感受到母校的快速发展,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很大变化。”学校2012届校友赵硕硕作为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他表示,这一届应聘者给他的印象是吃苦耐劳、细致待人、认真处事的综合型人才,他非常愿意为学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建议师弟师妹们应该多尝试各种工作,不要将自己局限于专业对口的工作范围中,并且要善于利用社会的经验为自己铺路搭桥。”据悉,本次共有18家校友企业参加供需见面活动,分布于广州、深圳、珠海等地。
“这次企业摊位有限,竞争很激烈,很幸运能够来到现场招聘。吉珠的学生给我的印象很好,他们的专业能力很强,也很踏实”,来校招聘的珠海一公司肖先生对吉珠学子给予很高的评价。“参加招聘的企业非常多,我留意到有一些我十分感兴趣且专业对口的岗位。所以在见面活动开始前,我已经提前在网上了解了招聘企业要求,为面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商管理学院2021届毕业生朱同学表示。此次招聘会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的一次检验,虽然企业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来校招聘热情高涨,充分显示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成效显著,社会满意度高。
85%以上的学生有意或已在大湾区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对学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成为就业“强磁场”。据吉珠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即将就业和已就业的毕业生中,该校有85%以上的学生有意或已在大湾区工作。因此,学校积极搭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校政企人才对接平台,此次在参会企业中有95%以上来自大湾区内,与学生的求职地域相匹配。
“在这次招聘会中经过了几轮面试,我发现企业最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从中也意识到了未来自身的提升方向,收获颇多。”金融与贸易学院2021届毕业生赖同学在参加完供需见面活动后表示。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产教融合,为大湾区输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供需见面活动同期举办了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论坛、校行企共育人才洽谈会、校园参观等同期活动,邀请到粤港澳核心城市的深圳、珠海、澳门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发展中心代表、人力资源专业机构代表、高校专家和企业家等同台交流,探讨政校行企多方互动的长效人才合作机制。学校各二级学院就业负责教师与行企代表充分交流座谈,开展深层次、稳固的校企合作模式,谱写校企共育人才新篇章。
“线上+线下”精准匹配
本次供需见面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精准匹配的形式,引导企业、指导学生进入广东省智慧招聘平台,使毕业生更快捷高效地获取求职信息,制作电子简历,提供更方便、更直观的求职渠道。
据悉,通过日常和各行业企业群、各地市人才部门的合作联系维护,整合众多优质企业资源,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招聘服务,实现参会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记者看到,活动现场也设置了职场嘉年华、简历门诊、求职礼仪指导、就创业政策宣传等服务专区,特邀区域人才部门、行业协会等就创业专家、企业资深HR在现场为毕业生开展简历点评、人才政策咨询、创业扶持政策等服务工作。现场还特设珠海金湾、深圳坪山、佛山禅城等人才政策指导专区,指派专业人士为毕业生答疑解惑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政策指导与服务。
据介绍,本次供需见面活动是疫情以来该校举办的最大规模线下招聘会,为筹备落实此次招聘活动,学校党委成立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筹备工作协调会,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方案,切实将防疫安全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