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28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强一行到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调研乡村振兴科技帮扶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帮助农户解决种植难题,并代表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与鳌头镇党委签订党建共建合作协议。鳌头镇党委书记易明源、省乡村振兴驻鳌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石欣景、华南农业大学派驻鳌头镇农业科技特派员陈长明等参加调研。
党建共建,资源共享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与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党委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双方约定在共筑组织基础、共促队伍建设、共谋双方发展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合作。目的是进一步融合鳌头镇农业资源禀赋和华南农业大学农科教资源优势,为鳌头镇乡村振兴引智蓄能。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强表示,开展校地党建共建的实践,让科学研究更加贴近农民、贴近实践,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科技力量,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将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务实推动高校资源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全力助力鳌头乡村振兴。
鳌头镇党委书记易明源表示,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开展党建共建,是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华南农业大学更多农业科技资源向鳌头注入,必将有力带动鳌头乡村产业振兴,推动鳌头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目标早日实现。
专家问策,科技赋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去年以来,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扶指导下,鳌头镇依托科技特派员团队以及华南农业大学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不断增强了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及有关专家先后到镇开展科技帮扶20余次,举办水稻、辣椒、病虫害防治、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农业科技培训6场次,推广优质水稻品种12个,推介辣椒新品种11个,推动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稻菜轮作技术、新型菌剂栽培技术等3项新技术落地,建设辣椒示范种植基地、优质水稻示范种植基地、高端甘薯示范种植基地、薯苗种植基地等多个示范种植基地,指导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种植技术,帮助村集体和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果树领域专家,对鳌头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设施农业技术推广、菜粮轮作种植模式推广等提出了专业意见和建议。
接下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系教授雷建军团队最新研发成果新型菌剂栽培技术将率先在鳌头镇试验推广。
田间问诊,靶向治疗解决农民种植难题
9月28日下午,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果树、土壤专家前往鳌头镇百香果、皇帝柑、辣椒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开展技术指导,针对百香果产业发展困境、柑橘黄龙病防治、蔬菜种植排水防涝等问题与农民进行亲切交谈,详细解答农民疑惑,“定向”问诊、“靶向”治疗,帮助解决生产难题,助力扶贫产业健康发展。
据介绍,今年8月,华南农业大学还分别在鳌头镇合岗村、潮利村挂牌成立了两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科技特派员陈长明副教授带领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团及研究生“三下乡”团队到基地开展了农情调研、田间技术指导、插秧农耕体验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未来,校地双方将以党建为引领,以大学生实践基地和种植示范基地为依托,持续深化合作,引导更多华农学子、优秀教师到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深入掌握“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基层实况,为鳌头镇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