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第11届中式台球国际大师赛全球总决赛20日将在中国秦皇岛揭幕,已出任中式台球全球形象大使超过10年的英国人亨德利近日表示,中式台球项目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坚持走职业化道路。
亨德利拥有7个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头衔,他从2012年起成为中式台球的全球推广大使,自此连续出席了8届中式台球国际大师赛全球总决赛,只是因新冠疫情影响缺席了最近两届。不过因为今年要为英国的电视台作斯诺克世锦赛解说嘉宾,这位54岁的“台球皇帝”表示很遗憾这一次又无法亲临总决赛赛场。
“2012年,乔氏集团联系到我,想邀请我出任中式台球的全球推广大使。当时我对中式台球并不了解,所以乔冰(乔氏台球集团总经理)跟我说签约10年,我以为他是个骗子。”亨德利回忆说,“后来我们通过超级多的邮件联络,我发现他们是认真的。乔氏团队很执着,甚至疯狂,我被感动了,了解了这项运动的计划,推广中式台球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我决定加入他们。”
经过多年推广,2012年成立的中式台球国际联合会如今已拥有40余个会员协会,每年在大师赛32个海外赛区批准举办80余站比赛。身为中式台球国际联合会名誉主席的亨德利也曾前往南非出席活动,“那里的中式台球热度非常高,疫情前在南非还有中式台球超级联赛”。
作为中式台球的标杆性赛事,国际大师赛也在10年磨砺后宣告开启职业化元年。这一赛季大师赛仅中国区就设置了15站比赛,赛季时长8个月,总决赛冠军奖金更是高达500万元人民币。
亨德利坦言,职业化是个很难的过程,但他想要说的就是“坚持下去”。“你会拥有更好的赛事产品,打造更有影响力的明星,卖出更多的转播费,相应的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量和困难,但任何运动要发展,最终必须职业化。”
作为斯诺克圈鼎鼎大名的人物,亨德利这些年也在不断了解中式台球。“中式台球对新手爱好者很友好,但是想打好也很难。(成为高手)既要像斯诺克那样会防守和具备准度,也要像美式台球那样掌握跳球、翻袋这些技能。球杆器材的选择也更多样性,打斯诺克只能用斯诺克球杆,打美式台球只能用杆头更粗的美式球杆,而中式台球据我了解,顶尖选手中用斯诺克球杆和美式球杆的各占一半。”
亨德利还强调,如果认为和斯诺克相比,中式台球打起来很容易,那只能说是个错觉。“你不能说开F1赛车的车手参加拉力赛会更容易,斯诺克球员打中式台球会在准度上有些优势,但除此之外,中式台球完全是另一种台球运动。”
“中式台球易于传播,富有乐趣。以大师赛为基础,中式台球在全世界有良好的计划和商业模式,过去10年他们兑现了走向世界的承诺,未来10年我相信也会如此。”亨德利说。
知多D
中式台球
中式台球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玩法,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也叫“中式八球”。2012年,中国台球协会宣布将这个项目定名为“中式台球”。
比赛使用同一颗主球(白色)及1到15号共15颗目标球,1到7号球为没有白边的球,8号为黑色球,9到15号为带白边的球。比赛双方按规则确定一种球(单色或是花色)为自己的合法目标球,在将本方目标球全部按规则击入袋中后,再将8号球击入袋的一方获胜该局。若一方在比赛中途将8号球误击入袋或将8号球击离台面,则对方获胜该局。
斯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
绰号“台球皇帝”。1983年,他初露锋芒,获得了全国16岁以下青少年锦标赛的冠军。一年后,成为苏格兰业余锦标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得主。1985年,在赢得苏格兰业余锦标赛冠军后,转为职业选手。他曾获7届世锦赛冠军,被称为“克鲁斯堡之王”。2012年5月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