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入户把握实情摸清底数、紧扣实际做规划列方案、“忙里偷闲”努力学习增长才干……进驻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一个多月以来,驻太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太平镇工作队”)每天像上紧了发条的钟摆,快速高效地展开驻镇帮扶工作,吃透“上情”、摸清“下情”,迅速转换角色融入当地。
工作队走访调研太平润丰养殖农场,了解养殖规模,品种数量、销售渠道,共同探讨发展之策,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调研掌实情,紧扣实际做规划
“我们现在进入走访调研的收尾阶段了,正在梳理实地了解到的整体情况,结合太平镇的实际构思具体工作的发展规划。”驻太平镇工作队队长潘刚说,进驻第二天,他们就开始深入全镇12个行政村调研,了解村情镇貌。
在村委,工作队与村委领导班子座谈,了解村情禀赋资源、交流乡村振兴工作思路;深入边缘户家中,工作队查看其实际情况,问生活、问收入、问困难,一户一策研究制定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成果;同时,他们还坚持每周利用三天时间现地考察田边地头、经济实体,掌握产业发展一手资料,并主动与镇经济办、农业站、乡村振兴办等部门建立联系,对接情况,细致做好前期资料库的建设。
工作队走访围龙村边缘易致贫户陈卫平,了解困难情况,宣传政策、鼓舞信心。
一轮全面走访下来,工作队意识到太平镇经济社会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驻太平镇工作队正在认真梳理调研收获,紧扣实际做规划、列方案。
潘刚介绍,工作队结合太平镇的实际,积极与镇党委、村领导、镇人大代表、乡贤能人等沟通,统一认识,构思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同时,他们也发挥组团单位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广州市光彩指导事业中心,联系到乡村振兴、农业种养、建筑规划设计、新媒体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就未来发展问计于专家。
结合白莲、太平的“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工作队也在“朋友圈”中广发“英雄贴”,邀约联系慈光民生品牌生态农业公司等来镇考察,商议助力乡村振兴初步方案。另外,“我们也正在与农工民主党广州市委会、广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联系,计划10月份会在太平开展调研考察活动。”
潘刚介绍道,他们希望通过知识分子联谊会,让专家学者们给太平镇、给工作队“送大课”,探索建立知识分子巡回帮扶的机制,发挥专家学者们的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强“细胞”惠民生,立足当地办实事
“既然周边已经打造出农产品品牌,我们能否‘乘东风而上’发展相关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区域产品?”谈到产业发展时,潘刚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原来,工作队调研下来,发现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太平镇,稻米、水产资源丰富但零散,目前整个镇的产业“造血能力”还不够强大,也尚未形成自身的独特品牌。而临近的七拱镇的“七拱米”已经名声在外,相似的资源禀赋让工作队意识到,做强现有的产业资源未尝不是一条路径。“包括一些村子现有的加工厂等,如果能助力它们做强,‘一个一个强细胞连接起来’对当地的发展也会有强劲助益。”
除产业发展外,驻太平镇工作队也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工作,主动对接民政、派出所,帮助边缘易致贫户办好了户口分拆与转入,并纳入了兜底保障范围。
工作队走访围龙村边缘易致贫户邹光明,了解生活、生产和收入等情况,宣传政策、鼓舞信心。
工作队还预备在中秋节前后开展“小药箱保健康”同心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帮扶单位为监测对象赠送小药箱,“我们昨天刚跟镇卫生院联系对接当地常见病所需药品的需求情况。”如何做好防返贫工作?工作队认为,保持日常关注、做好动态监测还是第一位,长远而言,还是要通过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他们增收致富,才能真正推进共同富裕。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