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岸和离岸市场一度跌破6.92和6.93,创下过去两年来的新低。有分析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回落主要受美联储加息、央行降息和国内部分城市疫情反复等影响。从短期来看,汇率的波动将对外贸企业带来一定利好,对出口产生正面推动。
8月29日早间,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后急跌,盘中一度跌逾500个基点,最低至6.92元;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逾300个基点,最低跌破6.93元,双双刷新两年低位。
同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698元,较前值下调212个基点。8月12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路下调,截至29日累计调整1374个基点,幅度为2.04%。
对于人民币汇率回落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认为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受美联储将继续加息进程以及欧元疲软等因素影响,外部美元指数持续走高,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调整压力。二是近期央行分别下调中期借贷便利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中美货币政策走势持续分化,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带来一定扰动。三是近期国内部分城市疫情有所反复,社会融资增速放缓,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汇率波动性。
美联储持续超预期的加息支撑近期美元急速升值。8月29日,美元指数大幅跳涨,盘中再度站上109关口以上,创近20年新高。年初至今,美元指数涨幅已超14%。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从最近汇价波动幅度来看,人民币贬值幅度明显低于美元升值幅度,韧性比较明显,背后是近期我国出口额保持强劲增长,国内经济整体处于修复轨道,市场对人民币稳定预期增强。至于未来走势,“下半年美元还将保持阶段性强势,人民币对美元可能仍存在一定贬值压力。”
从短期来看,汇率的波动对外贸企业带来了一定利好,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人民币汇率的阶段性调整会对出口产生一定正面推动。这种推动更多体现在微观企业层面,并有助于市场主体经营状态的改善。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依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