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张磊报道 蔚来的换电站“帝国”建设还将持续。3月28日,蔚来第三代换电站在全国10座城市同步上线并开启试运营,500kW超快充桩也向所有电动车开放使用。据悉,第三代换电站将于4月初实际投入使用。
按照蔚来的规划,蔚来2023 年将新增 1000 座换电站,其中三代站的比例至少达到90%以上。其中,城市内将新增约 600 座换电站;高速公路换电网络新增约 400 座换电站;最终将累计建成超过 2300 座换电站。
相比二代充电站,三代站服务能力更强大。电池仓位增至 21 个,日服务次数可达 408 次,比二代站提升30%。另外,第三代换电站将采用三工位协同作业机制,能够降低电池流转路径,换电时间缩短20%。
此外,据官方介绍,第三代换电站将配备 2 颗激光雷达和 2 颗英伟达Orin X 芯片,单站算力达 508TOPS,使得召唤车辆、自动换电成为可能。此外三代换电站的电池充电功率提升了50%,能同时兼容800V电气架构。
另外从体验上来看,换电平台的高度比此前的二代站降低了100毫米左右,车辆进出站会更加从容。另外一方面,车辆的换电位置往前挪了400毫米,这也意味着换电时车内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此外,换电时长相较于二代缩短了一分钟左右,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对于三代站换电站的建设成本,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在近日的媒体沟通会上透露,与传统充电桩相比,单根桩的成本会更低,但换电站的效率和收益价值远远超过充电桩。今年年底会对换电站再做一次提升,将单向充电变成双向充放电,提升电网参与能力,可根据电网反馈来调整充电功率,从而在不影响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充电成本。
另外,后续的新品牌车型上线后可以和蔚来共用换电体系,比如说阿尔卑斯项目,以及蔚来品牌下不同平台的车型,但也不排除根据用户情况额外为各自品牌建造专用换电站的可能。
尽管蔚来二代换电站不能够兼容多种车型,但沈斐表示能够通过升级改造达到兼容效果,但基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三代换电站处在建设快速上升期,新品牌车型也尚未交付,本身二代站也处于无人值守全自动的情况。沈斐认为,改造之后得到的收益并不太大,必要性不高,此外希望一个换电站辐射的用户范围最好希望能够1:1000。
据蔚来方面统计,蔚来车主的加电量超过 50% 来自换电,并且换电的电量占比还在不断地上升,充电的电量占比在不断地下降。在今年上海车展前,蔚来换电的总次数预计将超过2000万次。用户在高速方面最想打通的高速公路就是G25长深高速、G42沪蓉高速以及G45大广高速,最希望加密的就是G15沈海高速、G2京沪高速和G60沪昆高速。
对于换电站的选址决策逻辑,沈斐表示,针对心愿清单上用户提出的高频的地点,结合大数据综合做热力分析的时候其实还是很准确的。除了用户之外,蔚来还有一套自己的Athena智能系统去帮助选址,最终会把这两个结果做综合的对比,互相参考辅助,然后来决策最终的换电站建在哪里。
在沈斐看来,充换一体站是加电的终极解决方案,实现了电容量的分时利用,没车来的时候就给换电站里面的电池充电,有车来的时候或者车多的时候就选择性地调配电容多给车充电,这样就可以实现电容量的分时利用。从服务能力来看,充换一体站可能是同样电力容量的超快充站的1.6倍到2倍,甚至是2倍多一点的满负荷服务能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15日,蔚来已在全国布局1322座换电站,形成了五纵三横八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覆盖了20000公里高速公路。目前,蔚来的高速换电站布局选择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或与高速公路出入口直线距离1公里以内,主要服务于通过高速公路进行城际出行的蔚来用户。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换电站带来的优势一方面是电池的灵活适配性。因为如果没有换电体系,或者说没有一个铺满全国的换电网络,作为用户肯定要选一款在我的经济承受能力之下续航尽可能长的车,这样才能出远门。相对于不换电模式,各个用户电池使用情况不一,换电模式可以均衡电池使用次数,提高整体电池的使用效率。此外,换电站的优势体现在与电网的互动上,拥有多块电池的换电站可以参与电网的调频和服务以及电网的稳定性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