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月7日,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智慧教育成果巡展在学校高中部举行。活动中,天河外国语学校高一、初一年级的代表老师现场展示了两场智慧课堂示范课,并由来自广州市电教馆、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进行点评,广州、廉江、贵州等地的8所中学通过线上形式“云端”观摩。
初一高一课堂“学历案与智慧平板”成标配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上,来自高中部的生物老师贺芹薇通过设问、引导探究、得出结论等教学设置让学生们以科学家的视角和身份去理解科学实验。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名学生面前都摆放着一台智慧平板,所呈现内容与黑板大屏幕上的内容一致,学生不时通过平板回答教师设置的互动提问。贺老师介绍道:“本节课上,智慧教学为学生掌握‘加减法原理’这一难点提供了辅助,同时让学生们的思考通过平板互动展示在老师面前。”
初一年级英语“Water Talks”阅读课上,黎莹老师通过教学平板进行了有关于“水”的常识小问答,迅速调动起课堂氛围。通过智慧平板,老师不仅能及时掌握答题正确率,学生也能实时观看教师的板书内容以及资源推送,二者双向互动。当讨论到“水龙头里的水从何而来”这一话题时,黎老师让每一个小组阅读课文并绘制出“水的旅程”,绘制完成后即时拍照上传。只见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平板中查看其他小组的作品,点评讨论,并进行了投票。虽然黎老师为课程设置了多个学生展示环节,但借助于智慧平板,每一个环节都能紧凑有序地完成。
“智慧教学深层次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也展示了新课标中深度学习的要求,课堂效率变得更高了。我认为,积极构建平板教学,是我们教学必然要走向的方向。”课后,黎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记者留意到,两节课上,老师们都使用了“学历案”。据悉,学历案就像一个到达知识的“脚手架”,呈现了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某一知识点的过程,是对传统学案的总结与提升,包括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与练习以及学后反思等部分。点评环节上,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马秀芳认为,学历案的使用改变了课堂的生态和流程架构,从“满堂灌”到“落点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把学生的思维调动了起来。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主要在初一、高一开展智慧课堂教学,使用平板电脑上课,预计明年将会面向全校推广。“智慧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给我校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校长胡东表示,智慧课堂转变和优化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能做到基于数据技术上的精准教学分析。学校形成了“教学评思”一体化的课堂策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空间。“如果把每道题针对的知识点打上一个标签,通过对答题数据的分析,一个单元结束之后,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张‘知识图谱’。当图谱中出现红点时,就说明学生在对应知识点掌握得不好,学生可以点击知识点进行概念复习,然后再有相应的分层练习给到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胡东说。
展示会上,广州市电教馆馆长彭斌对两位教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教学建议,他建议教师们在使用智慧教学工具时,要挖掘数据,读懂数据背后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成本,让技术真正解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打造“闭环式”的学习过程。
采写:新快报记者邓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