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乡村原来是这样的!”
“养猪、养鸡也能这么高科技吗?!”
……
为促进中外友好交流,6月2日至5日,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广东省友协”)邀请了14名中外大学生参与2023“粤友行·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研学活动,其中13名外国留学生来自汤加、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7国。
研学过程中,他们走进广东的云浮与江门,领略中国乡村振兴的成果,了解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感受绿美广东生态文明,体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沉浸式”体验多彩广东
走进学校了解中国学生的学习环境、体验乒乓球运动;走进乡村,体验传统民俗表演、制作传统小吃连滩印糍;走进现代化农牧企业,看科技力量在中国农业当中的运用……研学团的成员们表示,收获满满。
在广东云浮郁南县兰寨村,研学团一行感受了郁南古建筑之美、观看了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滩禾楼舞。“每当丰收时节,我们都会跳这个舞蹈,以此表达对丰收的期盼。”现场,当地的中学生向研学团成员介绍该舞蹈的历史与文化,甚至协助他们穿上了连滩禾楼舞的服饰,让他们感受民俗表演的魅力。
在研学团中,有一张来自中国的面孔,他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一年级的董适天,在研学团里承担随行翻译的工作。他在分享环节中提到,这几天同行的外国团友们总会问他,“你看到今天中国的发展,是不是感到特别自豪?”董适天回答他们说,“我是真的很自豪。因为我亲身感受到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也是敞开怀抱与全球共同分享经验的高质量发展。”
董适天表示,“中国古诗里曾说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他看来,不仅国家与国家之间可以共享发展成果,不同国家的青年也可以通过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共同分享收获,从而为自己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谭铮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通讯员 省友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