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年再度来华,6月15日,比尔·盖茨在北京发表演讲,称赞中国的创新成就。他提到了袁隆平:这位中国科学家培训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水稻科学家,让他们把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数十亿人因此得以生存和发展——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创新能与之媲美。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创始人,也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兼理事。他于6月14日抵达中国,飞机一落地就引发高度关注。次日,在由北京市政府、清华大学和盖茨基金会7年前共同支持建立的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比尔·盖茨发表了《以创新之力,应对全球挑战》特别演讲。
中国创新者可在全球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比尔·盖茨表示,与自己上次来华时相比,世界已发生巨变。如今,很多人对未来都更缺乏信心。过去四年,全球经历了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影响加剧以及部分地区的饥荒等,应对这些挑战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比尔·盖茨表示,中国在减少贫困和改善全民健康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他希望看到中国在帮助全球尤其是非洲应对挑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比尔·盖茨说,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依然“保持乐观”,因为回望过去几十年可以发现,在全世界都把健康公平作为首要任务后,已取得了惊人进展。他举例说,1990年至今,儿童死亡率已显著下降至1/25,相当于每年有超过750万儿童的生命被拯救。同一时期,中国儿童的死亡人数更是下降了多达94%。
他表示,自己保持乐观的另一个原因是科学技术在解决难题方面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潜力,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进步将在卫生保健和教育等领域带来快速突破,使更多人获得拯救生命的工具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如何才能利用科学和创新力量为进步提供“加速度”?比尔·盖茨给出的答案是“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为了未来人人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必须汇聚全球范围内的专长。政府、学术、商业和慈善组织等社会各界都必须参与其中。
这位前世界首富说,中国创新者在全球合作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健康、农业、营养和减贫等方面拥有宝贵的成功经验可以分享。中国也聚集了大量人才,无论是在实验室、初创企业还是高等学府,许多年轻人正努力寻找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如果没有中国团队,这个项目不会成功”
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疟疾是盖茨基金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全球每年还有约2.5亿人因疟疾而身患重病。比尔·盖茨说道,虽然现在绝大多数疟疾病例都发生在非洲,但在上世纪50年代并非如此。当时中国每年至少有3000万疟疾病例,有30多万人因此过世。他强调,得益于中国科学家的重大科研突破,中国的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稳步下降。屠呦呦为世界带来的抗疟新药,如今仍是全球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她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2010年,中国启动《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7年,中国首次实现零本土疟疾感染病例,最终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中国科学家并没有止步于此。”比尔·盖茨说,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正在开展相关突破性工作,例如与疟疾药品事业会和疟疾药物加速器两家国际组织合作开发一款临床前候选疟疾药物——有望克服寄生虫的抗药性,只需一剂就能治愈,并预防感染。
与此同时,中国还有很多研究人员正努力攻克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比尔·盖茨说道,袁隆平的成就一直深深吸引着他。盖茨基金会长期支持中国科学家培育能够经受恶劣天气考验的杂交水稻。为了支持新水稻品种在非洲的普及,他们支持中国和西非水稻科学家合作培育适应当地条件的新品种。在一些西非国家开展的试点已经表明,当地粮食可实现增产50%。
“如果没有中国团队和他们在水稻育种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个项目不会成功。如果没有非洲团队以及他们对当地农民和粮食体系的了解,这同样也行不通。这样的合作模式值得在世界各地推广。”比尔·盖茨介绍,盖茨基金会正在与中国伙伴合作解决许多其他重要问题,例如根除脊髓灰质炎,诊断、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和结核病,以及开发价格低廉、可持续的新一代环境卫生技术,期待在未来为推动全球进步作出贡献。
盖茨基金会宣布捐赠5000万美元
用于药物研发
6月15日,微软创始人、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于抵京次日到访全球药物研发中心(GHDDI)并发表演讲。期间,盖茨基金会宣布将向中心捐赠5000万美元用于药物研发。
据了解,北京市政府承诺提供同等规模的资金支持,清华大学也将继续在科研平台建设与共享、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GHDDI发展。这笔资金将用于加强GHDDI的药物研发能力,重点帮助中低收入国家中面临传染病风险更大的脆弱人群。
盖茨在演讲中表示,虽然在过去四年里,新冠疫情、气候变化、饥荒等给全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健康与发展挑战,但他仍然保持乐观。一方面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表明,当全世界都把健康公平作为首要任务后,我们在挽救儿童生命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在解决难题方面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潜力,例如mRNA疫苗技术使预防结核病和疟疾等疾病的疫苗成为可能。
据了解,盖茨基金会正在与GHDDI在内的中国伙伴们合作解决全球健康与发展领域的许多难题,例如根除脊髓灰质炎,诊断、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结核病,以及开发更加经济实惠、可持续的新一代环境卫生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改善人们的生活。
14日晚,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微博发文称自己抵达北京,将就医药研发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与中国寻求合作。
比尔·盖茨表示,“我刚降落在北京,这是我2019年以来的首次访问。盖茨基金会与中国伙伴合作应对全球健康和发展挑战已经超过15年。我非常高兴能与中国的伙伴们见面。”
他指出,“在减少儿童死亡和贫困方面,世界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全球危机却让这些进展受阻。面对高昂的食物价格、沉重的债务和不断增加的结核病、疟疾发病率,非洲国家尤为脆弱。”因此,接下来他将要访问西非。
他表示,“要解决气候变化、健康不公平和粮食安全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创新。”此次来华,他希望“从研发抗疟新药到投资气候适应性解决方案,中国在这些领域拥有大量经验。我们需要帮助全球更多人实现这样的发展。”
盖茨基金会 2007 年成立北京代表处,2008 年启动首个在华项目。此后十余年间,基金会不断扩大对华合作,项目涵盖扶贫、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烟草控制、助力非洲农业发展和消除疟疾等。
比尔·盖茨上次访华是在2019年11月,当时他曾高度赞赏中国在健康扶贫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为推动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他曾表示,盖茨基金会愿同中方继续加大卫生、减贫、社会公益等领域合作,并共同致力于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农业、卫生事业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新京报、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