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科的核心素养讨论会是一次由广州美术学院美育名师工作室、广州美术学院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所、广东新快报社联合主办,广州市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新快报书画院承办,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侨兴中学协办的学术活动,旨在探讨书法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关键问题。本次讨论会以罗炳生书法小品展为背景,邀请了多位书法学专业领域的专家和深耕于一线教学践行者们分享他们的见解和经验,促进书法学科的交流和合作。本次讨论会于 2023 年 5 月 7 日在新快报书画院美术馆举行,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慧平教授主持。
书法学科的核心素养构成的五个方面
詹逸然
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教育局美术书法教研员
尊敬的各位专家和老师,非常感谢大家的到场。今天我受邀参加我师兄罗主任的书法展览,并且很荣幸地参加本次核心素养的讨论会。这个讨论会涉及书法学科的核心素养,正如陈芳老师所说,这个核心素养在书法领域还没有被提出。我们都知道,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在中国的高中课程标准中,实际上是在2017年的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最初称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后来,学科的核心素养被提出,全国的专家对此表示不满,认为核心素养应该与人身上的表现相关,而不是与学科相关。在2022年颁布的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开始变化,原来的学科变成了课程核心素养。这是因为现在课程的概念已经超越了单一学科的概念,包括了美术、音乐、舞蹈、戏曲和影像影视这五个学科。
无论书法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解释,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学科,形成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核心素养的概念。它包括了政策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以及关键的能力。
那么这些品格和能力具体是哪些呢?作为一线老师和教研员,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这些核心素养,以及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陈芳老师提出的几个核心素养非常好,我们有很多共通之处,因为在原来的高中艺术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这五个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一个叫图像识别,即学美术,需要对于图像能够去认同,能够识别,能够去解读它。
第二个叫美术表现,即用什么样的手法、材料等等的这些东西去表现一个东西。
第三个叫审美判断,即学习你能否判断它的美与否,从它哪个方面去欣赏。
第四个叫创意实践,它必须要有创造性的表达,那么如果是美术、书法学科,我觉得是都应该具备的那种创意能力。
第五个叫文化理解,那实际上这里的提炼我们大致的就是说学生在这学习中形成了这5种能力,在学科里面,艺术课程标准里面变成4个能力,将图像识别去掉了,它修改为审美感知,后面的三个就保留了创意实践,这个审美判断,还有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它里边包含了很多东西,既然是核心,作为最本质的、最重要的东西,那么这个本质的核心的东西应该如何提炼?
在中小学的课堂中,如何实现自主学习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其中,第一个重要的能力是自学基础,它包括了识别和识读分析。识别文字的来源及分类等是识别的重点,而解读则包括了对图像的解读,以及对字的来源和意义进行分析。形成这些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读了之后不会分析,例如是通假的还是熟字,对于字的来源去分析,这个图像是如何去分析,这个都是很重要的能力。识图分析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对于书法学科而言,临帖是非常重要的,而要解决如何传承古代文化的问题,必须先掌握识别和识读分析的能力。正是基于这两方面,我将其称为识图分析。虽然这个名词是我个人创造的,但我认为它的确很贴切。
第二个要提到的是书法表达。为什么要提到书法表达呢?刚才我提到了技法表现,而书法表达可以使用书法技巧进行表现。在书法表达中有许多元素,包括技法的应用、材料的应用,以及构造格局形式等等。我们需要掌握这些要素。那么在这么多内容中,我们应该选择哪一部分来学习呢?在中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呢?
这里要提到的第三个要素是审美。我认为审美判断非常重要,它实际上涉及到美术、书法等方面,因为这些领域都关乎图像问题,而审美也是判断图像美感的重要能力。此外,语文、文学等领域也都存在审美判断,这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第四点,我认为培养良好习惯是书法学习的重要方面。通常,我们只关注文字本身,但这会忽略书法对学生性格塑造的影响。我们需要思考书法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好习惯、增强性格。作为一名有十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我深刻认识到,课堂上无法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可能会在书法学习中遭遇困难。实际上,我认为书法学习对一个人的整体性格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缺乏来自家长的必要支持,因为书法通常被视为一门次要学科。需要记住的是,书法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并不普遍教授,因此,学生可能难以获得支持。
至于第五点,我同意文化修养是书法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将其概括为五个关键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重要性。
今天,罗主任的展览,我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当我们看到这件作品时,我们可以看到罗主任对书法的理解和追求的表达。我认为最具特色的是文人气质。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他表现出的态度都是谦逊的,给人留下儒雅的印象。文人气质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
正如外在表现一样,书法作品也可以展现艺术家的个性。人如其书,书如其人。当我看到这个作品时,可能会想起孙冠廷的作品。一致性非常重要,这种表达方式至关重要。我认为罗主任的作品达到了这一点,证明了他的高水平。不过,我也想提出曹教授关于艺术和个性的问题。这确实很重要,但我也有自己的观点。为什么书法作品需要签名?事实上,我们有那么多的学派,从王羲之到现在。艺术的最高追求可能是个性化的表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勤奋地寻找古人的智慧。在这个时期,你可能找不到自己的个人风格,但我坚信曹教授所说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风格。即使现在仅凭名字就能认出曹宝麟三个字,但是识别这个作品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这是形成素养所必需的。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