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2025内分泌代谢疾病前沿进展学术会议召开,其中众多国内外专家聚焦集成式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iCGM,就其高标准和高精准度血糖监测技术与应用对糖尿病管理的长期获益进行深入探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不仅面临血糖升高的风险,还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如果早期不做好血糖控制,后续出现器官损伤往往不可逆转,因此控糖绝不能掉以轻心。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证实,糖尿病早期严格控糖会产生‘代谢记忆’效应。早期做好控糖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这个发现提示我们,越早开始规范管理,未来发生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概率就越低。”在住院病人中,糖尿病患者分布广泛,专家还呼吁建立全院协作机制。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不断进步,新一代监测系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而多科室联动可确保所有患者获得一致的高水平血糖管理,实现“同病同院同治”。
纪立农还强调糖尿病作为慢性病,血糖管理需要贯穿患者院内治疗和院外生活的全周期。只有持续精准监测,充分的临床获益,才能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据悉,满足iCGM标准的产品可以与其他开放通信协议连接的医疗器械集成,如用于手动控制或与自动胰岛素给药系统连用,从而进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该标准对葡萄糖监测的11项性能指标有着严格要求,包括覆盖全血糖区间的读数准确性,传感器整个使周期的稳定性,且必须满足包含儿童佩戴者的测量数据等多项要求,代表了血糖监测的国际金标准。而据最新REFLECT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瞬感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住院风险,其中既往严重低血糖的 1 型糖尿病患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住院率降低 78%,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住院率同样下降。
全民体重健康管理如今已被提升到国家层面,而科学减重对于血糖的控制更是重要。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肖新华教授表示:“肥胖是糖尿病的常见伴随症状,我国超过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超重或肥胖。对于这部分人群,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科学减重对于控制血糖尤为重要。因此,制定血糖目标,采用先进的iCGM技术实现动态管理,配合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干预进行体重管理和维持血糖平稳,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