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世界的每一天是从太阳升起开始,而人类的每一天是从睁眼开始。”眼睛让我们看见世界的多彩缤纷,把美好存留心底。首部眼健康科学纪录片《眼睛的故事》今晚(8月28日)7:30在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开播。马上就是开学季了,眼健康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主创团队表示,这部纪录片将让预防近视、保护眼健康的声音传播得更响,希望大家多关注这门“开学必修课”。
《眼睛的故事》此前发布了预告片警世篇,以生动的画面、无声的语言向观众展示眼部病变带来的危害,引发网友关注。预告片透露了一组数据:人类获取的全部信息中,通过人眼获取的比例超过80%;到2020年年底,全世界约有7600万青光眼患者,在中国这个数字是2100万;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过50%……一连串让人心惊的数据,显示眼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一个普遍问题。
《眼睛的故事》主创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们每天能记得刷牙、洗脸,但却忘记了眼睛也需要呵护。总导演李东珅的舅舅在三年前诊断上了青光眼,他坦言一直认为自己是有一定文化认知的,但对于青光眼却一无所知。为此,他的第一部科普纪录片选择了眼健康主题来警醒世人,让更多人看完后知道得更多,有能力保护自己和保护亲人的眼睛。
《眼睛的故事》共四集,分别从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被攻克的眼疾、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疾、近视防控四个篇章展开,全景式科普眼健康的知识。团队此次实现了创作上的跨越,通过向全国眼科专家的咨询、了解,探索科普类型纪录片的表达方式,最终用100分钟的时间讲清楚眼睛的故事,完成了第一部眼健康科学纪录片的创作。
今晚播出的第一期中,《眼睛的故事》将带观众了解人体最精密的器官——眼睛,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和神奇的能力。从介绍眼睛的构造和功能开始,让人们先了解自己的眼睛;再用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模仿眼睛的工作原理,讲述我们是如何“看见”的。
光明并不是理所当然。从舒适到疲惫,从看清到模糊,从滋润到干涩。这些都是眼睛“生病了”向人们发出的信号。人喜欢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眼睛也一样。科学家在该片中讲述了眼睛在更趋于大自然的环境中会感到更舒适,例如看书、看手机用眼时间过长,多看绿色植物和自然光源或做眼保健操都有利于缓解眼部疲劳。专家提出太阳光的光照对眼睛的健康有很大帮助,人体会释放出多巴胺,对预防和控制近视有很好的效果。科学家们也在进行各种实践和尝试将学生学习的教室环境模拟大自然的色彩和风光进行装饰,让青少年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