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提醒,每逢夏秋季,特别是入学后一两周,校园内学生聚集,往往是“红眼病”流行的高发季。
记者从广州部分三甲医院获悉,已有医院眼科一天接诊十多例“红眼病”患者,数量较平日有所增加,有患者一家人先后全部中招。
一家三口先后中招
9月18日上午,在广东祈福医院的门诊,“眼睛红红”的李先生前来就诊。据其介绍,先是家中三岁半的儿子得了“红眼病”;第二天,妈妈被感染了;第三天,爸爸也中招了。经检查,该名男子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医生表示,近段时间每天均接诊十几位“红眼病”患者,其中有部分是一家人先后中招。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一位双眼通红的阿婆在家属陪同下前来就诊。接诊的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阿婆除了双眼球结膜明显充血水肿外,右眼角膜有大片混浊。原来阿婆先患有角膜炎没治愈,本想从异地来广州看眼病,结果刚到广州,旧病未愈,突又患上“红眼病”。
医生介绍,公众通常说的“红眼病”特指流行性的急性结膜炎,一般在夏秋季高温闷热的天气时大面积流行,多与病毒感染有关。“红眼病”一旦发病就会出现眼睑、球结膜高度水肿、充血,明显的沙涩、畏光、流泪。
医生特别提醒,如果发现眼睛红,有条件的患者最好去医院请眼科医生帮忙诊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排除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青光眼等,这两种是致盲性眼病,以免自行当作“红眼病”治疗而导致病情贻误。
与红眼病人对视不会被传染
医生介绍,“红眼病”是接触性传染病,接触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枕巾往往容易被传染上“红眼病”,甚至使用患者用过的受污染的眼药水也会被传染上。但是,民间所谓的“两人双目对视就可以传染”是谬传。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中招”,其他人要注意眼卫生和手卫生,勤洗手、不揉眼,接触患者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双手。家长给小朋友涂眼药水时碰到患儿眼睛的分泌物,务必做好清洁和消毒,否则容易被感染。
另外在红眼病高发期要注意个人卫生,接触各类公共物品后要洗手,去有规范消毒的游泳场所游泳后及时淋浴,并用流动的水冲洗眼睛。
医生建议,在红眼病流行期间,患者和未病者最好不吃热毒或煎炸油腻的食物以及高蛋白的虾蟹海鲜,多吃清淡食品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症状轻者一周可痊愈
一旦被感染了红眼病,也不要害怕,红眼病潜伏期约1-2天,发病通常为单眼,接着传染到另一眼。该病为自限性,一般自然病程7-10天症状大部分消退。
医生建议,症状较轻的红眼病患者只要冲洗眼睛、频频滴眼药水,只要不侵犯角膜,多数人一周左右就能基本痊愈;症状较重者除了多滴眼药水,最好配合口服疏风清热、去湿解毒凉血的中药,使病情能更快得到控制。所滴眼水早期可选用鱼腥草眼水、阿昔洛韦眼水等,如果分泌物增多可以加滴左氧氟沙星眼水等。
另外,红眼病患者不宜使用眼药膏,眼药膏会造成分泌物排泄不畅;不要擅自用纱布等将眼封包,因为遮盖后不仅分泌物会排泄不畅,反而增加眼部的温度、湿度,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加重病情。
医生特别提醒,佩戴隐形眼镜者一旦眼睛发红并有明显异物感显示急性炎症时,应暂停佩戴至眼病彻底痊愈。
食疗方推荐:清热祛湿汤
冬瓜500—1000克、薏米50克、扁豆25克、木棉花20克煲汤(3-4 人量),加少许盐或糖调味。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