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上周末,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们拖着行李箱和旅行包组团到东莞图书馆借书。该校是东莞首个加入“班级微书馆”项目的中专学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利用周末时间到东莞图书馆借书,孩子们用行李箱和旅行包装书的图片迅速在朋友圈扩散,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新点赞道:“东莞图书馆做到了足量外借,又一次引领全国公共图书馆风气之先”。
作为图书馆业界的著名专家,李国新一直关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在2020年“农民工留言东莞图书馆”事件发生后,他对东莞图书馆的专业服务表示认可:“东莞图书馆能发展到这种水平,一是由于政府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二是因为东莞图书馆高质量的服务。图书馆只有认识到了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使命、社会功能,坚守了图书馆服务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职业伦理,才能把温馨的、平等的、高质量的服务奉献给别人。”
这次在朋友圈看到东莞图书馆在提升图书外借量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后,李国新表示,大幅度提高公共图书馆外借量,是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提高服务效能的专业化手段,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基础性工作跃上新台阶的标志。东莞图书馆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值得肯定。
今年,东莞图书馆持续开展文化强市“播种书香”计划。经过前期有条不紊的工作推进,目前,增购的50万册新书陆续在全市各图书馆、绘本馆、城市阅读驿站、“我+书房”等阅读场所上架,内容涵盖经典名著、科普读物、绘本、少儿读物、社科读物等多种类型,全方位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依托全市33个镇街、园区的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全覆盖体系,东莞文化强市新书源源不断抵达阅读服务点,将书香播撒到城市各个角落实现“处处有书香、时时飘书香、人人享书香”。
为进一步推动馆校合作,让公共图书馆优质阅读资源惠及更多师生,2022年11月起,东莞图书馆陆续与多所学校联动合作,启动“班级微书馆”项目,并逐步推广至全市各镇街、园区。在岭南“大阅读”创始人曹阳明的支持和推动下,南城阳光中心小学每个班级均在东莞图书馆办理了“班级微书馆”专属借阅证,一次可借走100本图书,放在班级供同学阅览。目前,全校69个班级均已建立“班级微书馆”,成为东莞市首个“班级微书馆”办理全覆盖的学校。截至10月中旬,全市共有260余个班级设立“班级微书馆”,加入“组团借书行列”,累计借出图书逾3.5万册次,极大地激发师生们的阅读热情,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浓厚氛围。
文化强市“播种书香”计划实施后,如何将优质图书资源惠及更广泛群体,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深入开展成为图书馆人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东莞图书馆组织专人对馆藏资源、读者需求等进行深度分析,发现“班级微书馆”项目得到市内较多幼儿园、小学的支持,而参与的中学并不多,项目的覆盖面、辐射范围亟待扩大。针对部分职业技术、中专院校馆藏资源难以满足师生阅读、教学、科研等需求的现状,东莞图书馆主动向市内大中专院校抛出“橄榄枝”,邀请学校加入“班级微书馆”项目。
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积极响应,在校内发出动员招募。目前,25个班设立“班级微书馆”,该校成为东莞市首个引入“班级微书馆”项目的中专学校。为配合项目落地,东莞图书馆提前与该校沟通,提前调拨科普、文学、社会、经济等品类的馆藏图书,供学生们借阅。该校老师表示,以建立“班级微书馆”为契机,将进一步发挥书香育人作用,推出更多元、更丰富的阅读活动,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接下来,东莞图书馆将围绕不同年龄、职业、群体等读者需求,不断优化“我+书房”家庭图书馆、阅读加油站等系列,联动各类场域、各种读者群体的微型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分众化、精准化专业图书服务,让公共图书馆优质阅读资源走进千家万户,惠及全社会。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