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日前,广东省政府制定并发布《广东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并于10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此指导意见意在进一步扩宽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丰富产融结合形式,推动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上述文件共提出15条举措,包括2条总体要求、10条发展措施、3条保障措施。文件规划了到2027年融资租赁行业的远景目标,同时特别强调横琴、前海、南沙三地在未来融资租赁行业的重要作用。
计划2027年租赁资产规模比2022年翻一番
指导意见提出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将围绕六个方面发力,一是突出统筹区域布局,充分发挥集聚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突出地方财税扶持,鼓励出台贴息或风险补偿等政策;三是突出强化产融结合,主动服务重点产业;四是注重完善支持措施,优化经营环境;五是注重加强组织保障,强化人才培养。六是注重加强行业管理,积极有效防范风险。
指导意见提出,未来要以横琴、前海、南沙为集聚地,打造立足湾区、联动港澳、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融资租赁业发展高地,到2027年全省要培育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百亿元级乃至千亿元级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企业集群,租赁资产规模要达到1.5万亿元以上,比2022年翻一番。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于海平在会上指出,广东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也是金融大省,香港是国际知名金融中心,澳门在融资租赁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把跨境资金优势和制造业优势结合起来发展跨境融资租赁,携手港澳打造国际融资租赁中心是我们发展融资租赁的鲜明特色。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省融资租赁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租赁资产规模不断提升。到今年6月末,全省金融租赁公司和正常经营的融资租赁公司租赁资产余额达8259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超百亿元租赁资产规模的租赁企业有13家,超千亿元的有1家。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资金供给总量比肩纽约、东京等全球金融中心,2022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3.7万亿元和32.7万亿元。
强调前海、南沙、横琴的桥头堡作用
记者注意到,本次指导意见重点提及支持横琴、前海、南沙三地,明确要发挥三个重大平台建设的政策优势,建设融资租赁集聚区。支持横琴、前海、南沙利用各自优势,实施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与港澳合作发展融资租赁,探索跨境资金自由流动、租赁资产交易和跨境租赁业务创新。
指导意见亦提出要支持粤港澳三地租赁企业依法合规跨境互设专业子公司及项目公司(SPV),鼓励租赁企业依法合规在港澳以发债、借款等方式进行融资。大力引入国内外头部租赁企业在湾区设立大湾区总部,做深做精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截至目前,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凭借自贸试验区优势发展融资租赁已初具规模,其中南沙区的融资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余额占全省融资租赁公司业务余额的50%左右。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金融工作局局长廖晓生在会上表示,自去年6月国务院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来,南沙已经发布多条支持融资租赁业的政策,南沙建立了包括发改、财政、政数、金融、税务、海关等跨部门的融资租赁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企业在业务开展中需各政府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同时,南沙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增值税差额征税、即征即退、按季申报纳税等税收政策,推行个性化税务服务。
据了解,南沙目前已累计聚集了全国20%、全市80%以上的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超5000亿元,累计业务合同额近6000亿元,吸引了全国各大省、市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在南沙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其中,飞机船舶租赁业务成为特色亮点。南沙已经注册超100家SPV公司,累计交付超250架飞机,合同金额超150亿美元;累计开展95艘船舶租赁,合同金额超50亿元。
采写:新快报记者 刘艳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