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份零工却担心被黑中介骗?带娃一段时间后想重返职场却不知道做什么合适?就业驿站或许能够帮到你。今年,建设“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驿站被纳入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广州市人社部门计划在今年底前在全市建成176家以上就业驿站基层服务点。目前就业驿站建设情况如何?能提供什么服务?真的能帮助求职者实现家门口就业吗?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广州已建成241家就业驿站,结合城中村、乡镇、产业园区等不同应用场景,就业驿站提供的服务也有所区别。
@城中村
打造顾问式服务 帮助蓝领工人放心就业
天河就业驿站位于天河棠下村内,各类热招岗位、职位信息贴满了整个驿站。一旁“倾听民声,感谢有你”的白板上,张贴着一些便利贴,上面写满了成功就业的求职者们表达的感谢和寄语,“耐心、真实、有温度”是这家驿站带给求职者们最大的感受。
天河就业驿站今年8月挂牌成立,是一家服务零工需求的驿站,主要围绕灵活用工的职位来链接企业和劳动者,安保、物流、客服、销售、家政等职业均囊括在内。驿站负责人李涛介绍:“驿站靠近棠下,附近零散的蓝领工人较多,这个群体更追求短期日结,包吃包住或随干随走的工作。”李涛表示,驿站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市场化、智能化、人性化来实现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目前的蓝领劳务市场黑中介较多,找工作很不靠谱,也缺乏具有口碑的劳务品牌,就业驿站能够获得求职者的信任,也有利于打造专业化、品牌化的劳务品牌。”李涛说。
就业服务至关重要,李涛表示,就业驿站正打造顾问式服务。在线下,驿站提供就业创业、政策指导、劳动维权等咨询服务,一方面求职登记后统计劳务需求,另一方面统计社区内最新招聘岗位,发布企业岗位需求,二者相互匹配后实现成功就业。
自成立以来,就业驿站每月有100至200人前来求职,平均每月能帮助其中的过半人次找到工作。
@商圈
借助人流优势 让年轻人逛街求职两不误
今年7月,北京街道建立了基层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1个主站点和3个特色服务站点。
其中,北京路步行街就业驿站也是分站点之一,它是广州首个青年主题的就业驿站,位于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一侧。驿站前身是志愿驿站,后通过辖区共建、资源共享、叠加服务,增设相关就业服务,与商圈经济、夜经济、志愿服务、社工服务相结合,摇身一变成为如今的就业驿站。
借助商圈步行街人流密集的优势,北京街就业驿站推出“早9晚9”的运营模式,延长服务时间至12小时。据该就业驿站负责人董霞介绍说,“我们将岗位设置、薪资待遇、投递方式等职位信息做成立牌放在门口,年轻人走过路过可以扫码了解岗位,实现逛街求职两不误。”此外,驿站在每周固定时间有就业服务专员进驻,针对前来咨询的求职者提供就业咨询、岗位匹配、补贴指引、就业跟踪等服务。
董霞说,今年7月驿站举办了首场招聘夜市活动,当天邀请了50余家企业到场招聘,吸引超千名求职者进场,“青年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对个人认知不太清晰,对市场了解得也不够深入,或者有求职意向但求职信心不足的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我们能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本地就业政策,结合针对性的就业指引,就能实现二者快速对接、匹配需求。”
据悉,自建立北京街就业驿站起,1主站3分站共接待求职者360人次,采集求职信息249条,提供就业创业办事指引服务994人次。驿站发布用人企业信息62家共274个岗位,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共69人。
@乡镇
主打家政技能培训 妇女群体找工作不愁
“离开职场五年,想再次找工作,发现已经跟不上社会的步伐,很多工厂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我。”锦女士以前是在工厂做文员的,结婚生孩子后就辞职回家,前段时间想再就业却屡次碰壁。迷惘之际,朋友推荐她可以到就业驿站参加保育员技能培训。想着多一技傍身的锦女士经过一段时间培训获得了证书。今年7月,锦女士在170多名的面试者中成功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幼儿园的保育员。
不少像锦女士一样的“宝妈”在增城区石滩镇就业驿站找到了工作。记者了解到,石滩镇就业驿站在原有的石滩镇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打造“羊城家政服务站+就业驿站+‘羊城妈妈’家政服务点”于一体的综合就业服务平台。
据该就业驿站负责人罗敏珊提到,“我们周边社区的宝妈、中年妇女群体不少,但她们的素质和技能与雇主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为了提高她们的技能,因应她们的需求,我们驿站会定期举办保育员、西式面点、养老护理员、育婴员、托育管理等家政类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提高技能素质。”
罗敏珊还提到,“像这边有一些雇主来我们驿站找阿姨,但是他们给出的薪酬低、服务时间长、服务内容多,我们就会将当地大致的薪酬水平反馈给雇主,便于供需双方能够快速实现匹配。”
广州市人社局:
就业驿站建设未来打造高质量就业社区
据悉,自2022年1月广州市首家就业驿站在从化区凤二村挂牌以来,截至2023年9月,广州已建成覆盖全市的241家就业驿站。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各区结合工作实际,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打造了社区、乡镇和多元化主题就业驿站,将岗位搬到重点人群聚集地,将就业与人才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不断扩大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把就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为帮助未就业适龄人口尽快实现就业,在分布上,就业驿站选址尽量选定在人员较多的村居,临近企业集聚地、交通便利地,让劳动者就近就地享受就业创业服务,场所满足各项服务提供需求。同时充分利用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及经营性人力资源市场等现有场所,并开辟具备同样条件的新服务场所。”上述负责人提到。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州将大力宣传就业驿站服务功能和服务项目,提高就业驿站品牌认知度和知晓率,造福更多就业群体。同时,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投身就业驿站建设,不断提高全市就业驿站的建设总体质量,充分发挥劳动者与用工企业互联互通、精准匹配的桥梁作用。此外,通过就业驿站、零工市场等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就业社区(村),使更多群众能够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数说】
全市已建成就业驿站241家
截至2023年9月,已建成覆盖全市的241家就业驿站。其中,今年新建141家,逐步形成社区站、乡镇站、园区站、银行站等多样化站点集群平台。
目前,全市就业驿站分布为越秀区10家、海珠区19家、荔湾区27家、天河区4家、白云区24家、黄埔区27家、花都区20家、番禺区7家、南沙区74家、从化区16家和增城区13家。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