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
创办于1999年的高交会被誉为洞察高新产业发展新趋势、对接市场新需求的重要“风向标”,每年都会展示众多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11月15日,以“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拉开帷幕。
本届高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分别设立展区,吸引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团组、4000多家企业参会参展,展会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成为史上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高交会。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院系统50多家机构携500多个项目参展,其中有不少成果首次亮相。
成果涉及多领域 可上天入海
作为一场全球性高科技盛会,本届高交会深圳会展中心设有综合展,包括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展、国际科技创新成果展以及高技术服务展,由相关部委局院、省市、高校组织并围绕“十四五”规划布局和科技发展重点领域进行亮点展示。其中,中国科学院专馆设在深圳会展中心8号馆,总面积7500平方米。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严庆现场了解中国科学院参展有关情况。他表示,作为“资深”主办单位和重要展团,今年中国科学院展区集中展示中国科学院实施“率先行动”、“十四五”规划,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
“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广目”地球科学卫星、“探索6000”自主水下机器人、空间生命科学仪器、干细胞新药开发及基因编辑技术快速检测、数智心理教练青少年智慧平台……今年中国科学院参展的500多项成果,涉及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科学仪器、电子与信息、海洋经济、生命健康、节能环保与新材料、数字创意及科技服务等领域。
今年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快报记者在高交会现场看到,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力学所孵化企业中科宇航、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参与研制的首型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亮相高交会。这是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具有发射方式灵活、快速的特点。
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广目”地球科学卫星(CASEarth卫星)也亮相高交会。作为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CASEarth)”的有机组成部分,“广目”地球科学卫星于2018年7月立项,是中国科学院和我国第一颗空间地球科学卫星。
“探索6000”自主水下机器人(AUV)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联合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6000米级光学探测AUV,突破了海底图像大场景拼接及目标识别、近海底自主避障及高精度导航定位等多项关键技术,可作为我国深海科考的探测装备,实现声学及近底光学精细调查,并在深海水下考古、深海资源勘探和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双链路表决器实现指数级突破
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控股)及旗下基金投资企业携126项科技成果亮相,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能源环保及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发业界关注。
走进国科控股展区,一台可以现场探索微观世界、被称为“科学之眼”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引人关注。这是由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高分辨率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突破至0.9纳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产业化,有效解决了前沿科学研究与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尖端仪器“卡脖子”问题。
同时,一台高约1米、镶嵌着金色党徽的红色票箱尤为醒目。这是党和国家重大会议使用的电子票箱。2022年,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实现了选举与表决系统的全面国产化,还研制出比肩世界一流水平的中科国声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音频产品,实现了党和国家重大会议选举、表决、音频设备的全面国产化。票箱一旁还有一款双核心双通道表决器,参展人员介绍,表决器运用了双刀双掷按键,一次按键能够产生两个独立按键信号。双核心双通道的意义何在?假如一席单链路表决器出现问题的概率是一万分之一,双核心双通道表决器的两条链路在同一席出现问题的概率是一亿分之一,这是指数级的突破。
锂电池超“能打” 无惧“冰火”
2006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以“深圳有了国家队”为主题,首次参展高交会。作为高交会的“老面孔”,今年深圳先进院携260项高科技展品亮相。
新快报记者看到,该院从“世界科技前沿”“科技制高点”“经济主战场”“科教融汇”四个方面,向社会公众展示优势科研方向的重点项目和产业协同生态,涵盖医疗器械、合成生物、脑科学、先进材料、大数据、生物医药、碳中和等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
首次亮相的最高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电催化CO2转化材料、AI大模型应用、高分辨率高帧率4D成像系统、超宽温域铝基电池、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等获高度关注。
据了解,由深圳先进院联合深圳皓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研制出最高频超高清双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及介入导管,目前该系统已顺利通过了三类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并成功完成在体大动物试验,现注册临床试验阶段进展顺利,面世后或将成为可应用于人体的最高工作频率的超高清超声成像系统。
“超声探头就好比具有透视功能的摄像头,长期以来,单反相机或手机只有一个摄像头,拍摄时焦点调节范围比较局限。我们通过技术革新提升了主摄像头的清晰度,而且通过微型封装技术的突破,在同等的空间内增加了一枚新的摄像头,类似于特写及聚焦镜头,在临床诊疗中对于病灶既能看得更全面,还能看得更精准。”研究人员说,系统中心频率达到90兆赫,最高可达120兆赫,图像分辨率提高了近1倍。这将极大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中放置支架后的特征识别精度,改善PCI术后的治疗效果。
寒冬时节,你的电动汽车和移动电子设备能抵御极寒天气吗?国内首款宽温域超“能打”锂电池亮相。这款最新研发的锂离子电池正在经受上达零上80℃、下至零下70℃“冰火两重天”的极致考验。
受得了炎热、耐得住冰雪、充电快速、成本还低,这款超“能打”的锂电池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先进储能技术中心研究团队历时10年研发,是我国首款具有宽温域、低成本、长寿命的电芯产品,上市后将有望打破未来新能源产业格局。据团队成员介绍,这项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目前已实现了储能、动力等多个应用领域的电芯产品的规模化量产,并已于今年6月在我国东北等地分布式储能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先进院还在本届高交会上重点展示4个重点实验室,其中包括牵头建设的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系统重点实验室、定量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及参与建设的集成电路材料重点实验室、脑认知与类脑智能重点实验室。
此外,高端医学影像工程实验室、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高端电子材料全闭环平台等重大设施平台,也在本届高交会上亮相。
■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通讯员 朱汉斌 齐玥 刁雯蕙 林一程 孟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