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18日,第十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区举办。今年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实验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开局之年。此次论坛以“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为主题,论坛为“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颁奖,并举行了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成立仪式。
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发布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在致辞中表示,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因自贸试验区而生,推出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和品牌活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系列,“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系列,一直以独立第三方视角观察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为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提供对标对象。
随后,在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副院长鲁晓东教授主持,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发表题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演讲;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小华发表题为“关于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立法、改革、管理三大自主权问题的报告”的主旨演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发表题为“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重点”的主旨演讲。三场演讲精彩纷呈。
接着,现场正式发布《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记者了解到,该蓝皮书已连续八年发布,内容分为总论、专题篇和区域篇三个板块,书中围绕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和主要任务、取得的改革创新成果、未来的制度创新方向,系统介绍各自贸试验区建设情况,提出未来政策创新方向与保障措施。蓝皮书已成为国内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的重要参考读物。
年度自贸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公布
蓝皮书发布后,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胜兰主持“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颁奖环节。
围绕“创新性”“操作性”“契合性”三大原则,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对2022-2023年度全国自贸试验区的优秀案例进行评选,最终遴选出“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获评为本年度“十佳案例”的分别是:云南红河自贸片区(“互市电商跨境出口”新模式)、湖南岳阳自贸片区(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审价创新模式)、广东南沙自贸片区(抢占新技术制高点建设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安徽合肥自贸片区(率先试点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创新模式)、山东青岛自贸片区(创新“蓝色资产”分类标准)、广西钦州港自贸片区(进口新能源材料特色供应链金融模式)、辽宁大连自贸片区(“企业邻里”应急互助新机制)、陕西西安自贸片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上海自贸试验区(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黑龙江哈尔滨自贸片区(集成化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其中,获评本年度“十佳案例”的广东南沙自贸片区不断完善元宇宙产业布局,实施《广州南沙新区(自贸区南沙片区)推动元宇宙生态发展九条》,出台《南沙元宇宙产业先导示范区入驻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全国首个元宇宙政务大厅,创新元宇宙应用场景,打造出“元宇宙产业投资自由创新模式”。
中国自贸区港智库联盟成立
本次论坛中举行了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成立仪式。中国自贸区港研究智库联盟的成立旨在加强自贸区港研究智库的合作互助,凝聚各自贸区港研究智库智识力量,为发挥自贸区港改革试验田作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来自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与广西大学的代表共同揭牌,宣告智库联盟成立。
采写:新快报记者邓善雯 通讯员 刘颖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