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17日晚,乡村振兴题材大型现代潮剧《一树梅花香》作为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终评剧目在汕头慧如剧场上演。剧目艺术结构巧妙、人物情感真挚,舞台呈现极具乡土气息,首演获得了热烈反响,在直播平台的观众达到30万人次。《一树梅花香》是首部以乡村振兴为题材的潮剧作品,讲述了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广大村民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实践的感人故事。
《一树梅花香》由广东潮剧院和中共汕头市潮南区委共同出品,广东潮剧院二团、汕头市歌舞团、汕头市潮剧团、汕头潮乐团、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家们共同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在剧本创作阶段担任艺术顾问,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张怡凰担任该剧艺术监制。
《一树梅花香》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以潮剧形式创新性地展现了绿美广东、绿美汕头的生态建设成果。剧中,梅花村是一个群山怀抱中的美丽山村。历史上,该村曾因其险峻的地理位置成为逃难所,但同时也因偏僻而难以快速发展。如何帮助梅花村脱贫,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青年女干部王海霞受组织委派,前往梅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深入基层,带领村民巧妙破解梅花村的贫穷之局,更意外寻到了因战乱与家族失散近八十载的老叔公。
潮剧是中国戏剧百花园中的优秀传统艺术,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国传统戏剧和中华美学精神。对于《一树梅花香》的创作,导演陈晓琳表示,“如何保持潮剧艺术的传统美学不丢失,同时讲好一个为多地域、多年龄层观众所喜爱的新时代故事,这是《一树梅花香》创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舞台上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并不容易,《一树梅花香》通过主要人物王海霞的成长和寻亲两条线的交织,打通农村题材与时尚审美的关联。主题道具钥匙和铜锁的设计,把时间的跨度拉宽至近百年,一把铜锁联系着四代人的悲欢离合。铜锁打开,人们看到了中国解决贫困问题背后波澜壮阔的历程,令整部作品更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艺术表达上,《一树梅花香》遵循潮剧艺术的规律,不剥离潮剧的表达程式,剧中潮丑的运用、活五唱段的设计等,精彩呈现了潮剧该有的味道和魅力。同时,剧目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守正与创新相得益彰。梅花的拟人化表达,王海霞与恋人陈鹏宇的蒙太奇对话,直播带货、以梅投票等元素的植入,让古老的潮剧艺术绽放出时代的光彩,既满足了老戏迷,又吸引了年轻的观众。
演出结束,不少观众为这部潮剧现实题材新作点赞:“这部剧讲的是当代故事,但潮剧熟悉的唱腔魅力不减,让人感受到了古老的戏剧艺术在当下的生命力。”“梅花香自苦寒来。整部作品的舞美与故事的精神内核完美融合,尽显中国美学的诗意本色。”“从人物、故事到音乐、舞美,都抓住了现代观众的兴趣点,整部剧如梅香一般沁人心脾。”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