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月27日,新快报记者从江门海关获悉,1-10月,该关新会海关辖区企业出口新会陈皮、陈皮制品等货值289.9万元,同比增长89.45%。
作为中国著名陈皮之乡,江门市新会区已有700多年生产陈皮的历史了。新会陈皮更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的美誉。近年来,新会陈皮不仅国内市场销售额节节攀升,更是在海关的助力下走出国门,实现国内国际“两飘香”。
新会陈皮是远近驰名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何确保产地正宗成为陈皮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新会海关聚焦这一“急难愁盼”问题,与企业共同建立起了陈皮溯源体系,实现了陈皮从采摘到制作的全链条溯源,帮助企业提升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11月初正是新会陈皮的采摘季节。田间地头,除了忙碌的果农外,还多了一抹海关关员的身影。新会海关抓住鲜果开皮晾晒的关键节点,安排技术骨干现场办公,与企业拟定新会陈皮溯源体系方案,并从鲜果的采摘、监装到开皮、软皮、翻皮,再到果皮入仓,实施全流程节点指导。同时,立足海关实验室技术优势,为柑果种植全链条提供土壤、灌溉水及新鲜果的农残、重金属等项目检测,助力企业把控产品质量。今年鲜果采摘以来,已开展28次现场办公,指导采摘鲜果33万斤。
负责溯源项目的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吴秀文说:“今年我们携手新会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共建了新会陈皮溯源体系,让我们更好地把控产品源头,也使我们企业、农户、消费者都实实在在受益。”
此外,江门海关还组织专人收集主要出口市场国家关于陈皮产品的法律法规,重点关注农残、重金属、标识标签、产品准入等方面的规定,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关地企直通车”“12360服务热线”等渠道打通政策措施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引导企业积极申请知识产权海关备案,打造特色优势金色品牌,助力陈皮产品“出圈”国际市场。
另外,新快报记者从新会区政府了解到,近年来,新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成功创建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用“一个柑”“一块皮”撬动百亿陈皮三产融合发展,形成集柑橘种苗繁育、陈皮深加工与开发利用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新会陈皮产值从2010年不足1亿元,飙升至2022年190亿元。
目前,新会陈皮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食品调味、茶饮、保健品等领域,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首位,成了“富民增收”的大产业,收获众多殊荣。今年,全区新会柑种植面积超14万亩,带动超7万人就业,人均增收超2.2万元,预计总产值将创新高。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江关 新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