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在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2023青年防艾公益行动启动会暨《不离不弃》防艾滋微电影首映礼”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次青年防艾公益行动由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共同主办、吉利德科学提供公益支持,旨在切实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开展,遏制青年学生人群中HIV(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和流行。
今年是青年防艾公益行动的第五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此项公益行动已经累计走进了全国近40所高校。基于往年成果,今年公益行动将继续深入青年开展HIV防治宣传教育,通过青年题材防艾微电影、青年学生创作的防艾公益海报等载体,进一步提升青年群体对HIV知识及防艾途径的关注、理解和科学认知。同时,“防艾青年汇”在活动现场正式启动,主办方将联合全国10座城市的基层团组织,影响和带动更多的青年加入防艾行列。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HIV防治工作,在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HIV感染者的治疗覆盖率和成功率持续达到90%以上。截至2022年底,我国现存HIV感染者122.3万例,报告死亡41.8万例,新报告10.78万例,较2021年下降16.7%,整体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然而,我国艾滋病呈现“两头翘”的发病趋势,即青年人和老年人发病率高。可以说,青年防艾工作不仅仅关乎个体的健康,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事业。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新伦表示,几年来,高校防艾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项目的倡导和带动,部分省市已经成功在省内进行推广,并将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校,从而影响和覆盖了更多的学生人群。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高校已成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主要阵地。
近年来,防艾抗艾宣教形式不断创新。在今年的青年防艾公益行动启动会上,由青年导演张玉龙创制的青年题材科普微电影《不离不弃》首映,引导社会关心关爱受HIV影响的人群,推动消除对HIV感染者的歧视。电影通过讲述HIV感染者秦虹从畏惧疾病到正视疾病、积极治疗,最后拥抱生活的心路历程,以感人的情节引发了青年群体对HIV歧视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为青年HIV感染者提供了一种正面的引导和鼓励。
此外,活动还特别邀请高校青年学生参与到防艾主题海报的创制中来,自觉强化尊重意识、责任意识,从防艾知识的接收者变成传播者,动员广大青年主动防艾,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防艾抗艾,线下宣传活动更具呼吁力和号召力。“防艾青年汇”作为本次青年防艾公益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正式启动,并将依托全国10城地方团委,邀请青年参与防艾微电影观影、专家讲座、社区组织志愿者防艾科普经验分享等线下活动,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真诚的对话,进一步提升学生群体对HIV的关注和科学认知,并引导越来越多有责任、有意识的青年加入到青年防艾的工作中来。
此外,为支持与响应国家对艾滋病防治的号召,鼓励HIV重点人群主动筛查,推动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吉利德科学联合金域医学检验与部分示范区城市/县区疾控或医院,开展免费的筛查检测,活动覆盖成都、重庆、南宁、广州、海口、南京、苏州、杭州、宁波、郑州、青岛、长沙、南昌、北京、沈阳、石家庄、长治17个城市,预计帮助近7万名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检测。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