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听说要装大喇叭,都很支持,尤其对老一辈的村民来说,将带来极大的便利。”林头镇槟榔村党委书记何永英满是欣慰地说。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期,珠海市派驻茂名市电白区林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林头镇工作队”)组团帮扶单位之一珠海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送来“及时雨”,这是今年驻林头镇工作队又一次衔接帮扶单位资源助力林头镇村公共服务提升。
今年以来,驻林头镇工作队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也在助力林头镇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改善提升上下功夫,林头镇小学、槟榔村、板桥村等先后受益。此外,驻林头镇工作队也紧抓乡村产业发展不放松,持续助推林头镇走地三黄鸡、冠美生猪、福绿康家庭农场等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驻镇帮扶工作。
公共服务 急民所急改善民生
“很多老人家看不明白微信消息,村两委平时宣传工作任务繁重,尤其遇到紧急情况时,10个村干部只能挨家挨户上门通知,工作效率很低。”何永英跟新快报记者说,槟榔村人口9000余人,平时在村的多为老年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萌生了安装大喇叭的想法,但苦于资金问题,两年都没有落实下来。
而在11月,珠海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向槟榔村委会捐赠47600元,让安装宣传大喇叭的费用有了着落。原来,驻林头镇工作队队员兼驻槟榔村第一书记邹五军得知情况后,主动和工作队一同商量,并及时联系帮扶单位珠海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很快,该单位安排资金落实到位,大喇叭声终于顺利在槟榔村响起。
实际上,驻林头镇工作队今年在助推帮扶地公共服务提升上下了大功夫。此前,珠海市财政局向林头镇小学捐赠了115台电脑,填补了该校电脑课空白,切实提升了林头镇中心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满足教师办公需求;珠海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和珠海市水务局分别向槟榔村和板桥村村委会捐赠了一批办公电脑设备,助力改善村委办公条件;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不仅积极筹措改造资金,并按照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对新圩小学食堂进行了规范化的改造,完善了该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环境;珠海市水务局也筹措资金和物资,建设起板桥小学图书室,让新建成的图书室成为一个传递文化与知识的前沿阵地……
驻林头镇工作队队长徐志华表示,这些事情虽称不上轰轰烈烈,但关切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大民生,也是驻镇帮扶工作队应该关注到并着力推动改善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也极大鼓舞着我们的干劲。”
产业发展 优质项目做大做强
助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同时,驻林头镇工作队也保持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实时关注,不断推动优质产业项目发展。
在福绿康家庭农场,大顶苦瓜正缓缓谢幕,黑色薄膜下的新苗逐渐破土而出,崭新平坦的水泥路面从村里延伸到此田头,该农场生态农产品展示厅也初具雏形……既是村支书又是家庭农场负责人的何永英很高兴,“在工作队、驻电白工作组和珠海市帮扶力量的推动下,我们这段路终于修起来了。有珠海力量的支持,我现在越干越有信心。”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福绿康家庭农场目前在其流转的300多亩种植基地上,轮种水稻、大顶苦瓜、茄子、圣女果等作物,带动了150户农户种植,并为周边村民提供了6个长期工作岗位及45个临时岗位。驻林头镇工作队进驻后,推动该农场打造为珠海市对口帮扶茂名市“两个一百”特色种养项目。驻林头镇工作队表示,该农场联农带农和示范带动作用强,接下去,工作队还会继续助力农场完善大米加工、休闲农业等方面设施设备完善,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无独有偶,在驻林头镇工作队鼓励引导下,以生猪养殖户起家的茂名市冠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其丝苗米试验种植基地也完成了种子的初步筛定,公司负责人何浩然表示下一步将实现规模种植,并连带农户共同发展。而在11月底,该公司冬种基地上,农户们正忙着打理圣女果。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正打造生猪养殖、大米果蔬种植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珠海过来的工作队一直都很支持我们产业的发展,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和帮助”,何浩然提到。
林头镇走地三黄鸡、澳寒羊等林头当地特色优质产业也在驻林头镇工作队助力下,完善与脱贫户、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扩大市场。2023年至今,林头走地三黄鸡“喜达”冰鲜鸡在珠海已累计销售4万多只。
消费帮扶 搭建平台助力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帮扶也是驻林头镇工作队持续出力的帮扶举措。
今年,驻林头镇工作队当起了茂名荔枝的宣传员和“荔”农的护航员,动员帮扶单位干部职工、亲朋好友等购买茂名荔枝,累计推动了2000多斤茂名荔枝的销售。此外,驻林头镇工作队也坚持组织林头镇丝苗米、水东介菜、鸡蛋、木瓜、澳寒羊等农产品参加茂名土特产展示展销会,健全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为了进一步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驻林头镇工作队也在探索资源对接平台搭建,助推茂名市芊绿农业有限公司在电白区林头镇注册落地,打造专业产品供销平台,采取“龙头带动、多基地融合、联结小农户加盟”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一收购。工作队介绍,通过农产品田头冷藏仓储、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品牌包装等方式推动产业链发展,2023年该平台帮助茂名地区农户销售荔枝40吨。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 王飞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