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担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鹤洲新区两个区的消防安保任务。由于消防队伍改革转隶以及编制体制等原因,影响制约消防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事消防监督执法干部实际在岗仅6人,队站国家队干部仅4人,干部缺编率75%,消防监管执法和执勤国家队干部力量不足;二是根据《珠海市消防救援总体规划(2021-2035)》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应建9座消防救援站,目前仅有一座香江路消防站投入执勤,石博园特勤站已建成尚未投入执勤,筹建中的消防站3座,建成率仅22%。鹤州新区南湾专职消防站和兴湾小型站以及海岛小型站3座投入执勤,筹建中的消防站2座,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三是消防站和海岛分局、小型站分散执勤,党员队伍高度分散且流动性较大,党员管理教育难度加大。
一、主要工作做法: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扎实推进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全面进步,横琴大队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密结合辖区高质量发展实际,积极创新国际化环境中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深化广东消防救援队伍“553”党建标准体系示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高站位抓好“制度示范”,提升组织生活质效。建立党委、支部定期研究推进重点工作、重大任务和解决重大问题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支部抓大事、议大事、管全局作用。推行组织生活落实“清单式工作法”,细化分工明确职责。针对海岛分局和小型站人员分散、集中开展组织活动困难的实际,创新开展线上支部生活,定期开展小组生活会和党团员互学互助活动,提升组织生活质效。
(二)高起点突出“时代主题”,创建党建特色品牌。以创建特色品牌为支撑,突出“党旗引领,心系群众,抓消防救援事业,保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四个一”建设为核心,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一亮点”活动,积极打造横琴消防党组织建设特色品牌:大队部党支部全力打造“清正廉洁执法为民党员先锋”品牌,香江路站党支部强力打造“灭火抢险救援尖兵党员先锋”品牌,南湾站党支部奋力打造“竭诚为民服务忠诚卫士党员先锋”品牌。
(三)高标准搭建“阵地示范”,强化使命担当。按照“六有”标准设立党团活动室、党务公开栏和党员形象展示栏,打造 “党员先锋模范岗”,完善组织阵地建设。以党建为内核,分区打造政治文化、战斗文化、党建文化、廉政文化“四大阵地”,成立火焰蓝战鼓队、党员宣传队,以特色文化建设铸魂育人。
(四)高质量打造“服务示范”,保障发展大局。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年度目标全局中规划、推进、落实,实施党委“一线工作法”,建立党委成员挂点队站、分局工作机制,要求全体党员平常时候要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要豁得出来,更好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发展优势。
二、主要工作创新:
(一)雕琢国际化环境中横琴消防党建名片,充分彰显“为民先锋”本色。发挥消防救援队伍与人民群众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职业优势,围绕“党员先锋队”“党员责任区”等实践载体,从“战时攻坚”“引领业务”“带领队伍”“服务群众”等四个方面固化工作机制,激励党员先锋作用发挥。开展党员先锋标准化建设,区分平时和战时,设置志愿服务队、流动宣传车、业务示范班,深入“澳门新街坊”等地向澳门居民宣传普及消防常识,忠实履职尽责,打造消防名片,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60余次,累计参与党员200余人次,提升党建品牌影响力。
(二)创新消防综合监管治理机制,全力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一是群防群治,全力提升社会面火灾防控水平。开创社区和村居一体化防火治理新模式,在社区工作站设置“社区消防服务中心”,实现消防监管全覆盖。二是创新载体,打造消防宣传培训新机制。在长隆、海岛等旅游景区举办消防夜市,打造“海岛模式”“热点模式”“假日模式”三大特色板块,开展“走进火焰蓝”系列网络直播,点击量达150万人次。
(三)坚持创新创优提质提效,攻坚克难执行力显著提升。用党的创新理论破题攻关,大胆探索创新,大力帮难解困,不断激活党建“一池春水”、增强内生动力,党委班子攻坚克难的执行力得到显著提升。落实兴湾小型站和三角岛小型站的人员编制,新招录56名政府专职消防员,公开招聘消防技术专干6名充实执法一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四)积淀横琴消防党建经验,打造联建联创特色品牌。主动融入服务保障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携手省委横琴工委、党建处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积极探索国际化环境中党建工作有效路径,与珠海会展中心党委、横琴能源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联创,签订“红联共建”协议,实施“六共”模式,聚焦打造红色教育阵地,在队站设置红色有声图书馆。自编自导自演警示教育微电影《坚守》,原创歌曲《歌唱消防》广受好评。聚焦促进澳门与合作区青少年消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开展消防站开放日活动180余次,助力合作区赋能提质。
三、取得或预期成果:
(一)紧贴实战聚焦攻坚打赢,打造琴澳联勤消防救援尖兵。一是主动对接,推动粤澳应急消防救援一体化融合发展。举办跨境消防救援联合演练,提升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二是科技练兵,打造数字化执勤灭火救援新维度。自主研发高层供水器材,与澳门联合开展船舶灾害技术与高空绳索救援技术交流活动。今年以来,大队共接处警246起,出动车辆446辆,出动警力2440人次,抢救被困人员38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2500多万元。 三是攻坚克难,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十字门消防站用地选址意见书已办理完成,进入设计招标阶段;横琴(水陆)两用站已通过合作区执委会联席会议批准,纳入政府建设项目库。横琴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和石博园特勤消防站即将投入执勤。
(二)强力推动薪酬体系改革,建立消防救援队伍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一是突出职业特点,明确身份属性。建立区别于政府普通雇员的消防救援专岗,政府专职消防员荣誉感、归属感显著增强。二是创建员额制岗位,激发队伍活力。创新设定资深站长、站长、分局助理、技术文员等多类岗位,搭建与岗位、职务、工龄、技术等次相适应的“三等八层二十四级”薪酬体系,激发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三是改革考核制度,破解队伍难题。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一岗一薪、易岗易薪,正、副班长竞聘制,大胆起用优秀专职消防员“以工代干”走上队站管理岗位。制定人才成长定向培养规划,突出提升学历层次推动消防专业技术人员转型升级,健全专职消防员退出保障机制。
(三)大力培树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彰显新时代横琴消防救援队伍崭新风采。广泛培树党员先进典型,依托消防宣传服务岗,开展“树立一面旗,常明一盏灯”活动,着力挖掘培树优秀榜样,举办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通过优秀党员旗帜引路和明灯辐射的示范作用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香江路站陈锦程获评2023年度“珠海好青年”“珠海好人”称号,大队文员潘伟坚家庭被列入2023年广东百户“最美家庭”名单,潘伟坚获评“2021—2023年度珠海市道德模范”。
(四)兄弟城市示范效应:兄弟单位考察组来横琴大队借鉴消防救援专岗薪酬保障体系经验,协调省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文件,规定专职消防员按照劳动法“同工同酬”原则参照国家队消防员工资标准执行,推动队伍换羽新生、转型升级,打造新时代消防救援生力军。内蒙古和河北消防总队等兄弟单位考察组来大队参观交流探讨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消防救援专岗薪酬保障体系落地开花结果。
(五)国家级或省级媒体报道。(1)《广东首个消防救援专岗薪酬保障体系在珠海支队横琴新区大队试点落地》刊登在应急管理部网站。(2)《广东珠海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刊登在国家消防救援局网站上。(3)“蓝朋友带你去海岛品年味”直播活动、第三届大湾区“逐浪杯”水域救援邀请赛和IFC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大型综合实战拉动演练、“12·19”高空缓降救援事迹、大队文员潘伟坚获评珠海市道德模范相关事迹等各自在中央、省、市级媒体被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