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一部手机的电量从0%到100%需要多长时间?在2023年年初有手机厂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10分钟,全球首发的240W快充确实赚足了眼球。原本以为240W的充电记录起码在半年内没人挑战的,但随后又有手机厂商带来了300W极速快充,宣称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将手机的电量充满。
电池容量的突破是目前行业内还无法解决的共同难题,但是为了满足大家对于手机用电量的需求,所以快充技术应运而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手机的使用频率和时间也越来越高。因此,快速充电成为了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需求。
更快的充电速度当然很好,但快充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随着各品牌放弃超快速充电,对手机电池寿命的担忧的声音也越来越多。首先,超快速的充电会使手机机身发烫,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降低充电功率和良好的冷却设计;其次,高功率和高温度也会给电池带来更大的压力,即使是再贵的电池也会有自己的电池寿命,也无法消除人们对手机电池寿命的担忧。
于是,回看2023年,大部分智能手机后来都不再追求更高的充电功率,而是纷纷选择100W左右功率的快充。比如,Redmi Note 13 Pro+支持120W快充、vivo X100 Pro支持100W快充、OPPO Reno11 Pro也支持80W闪充。
智能手机厂商之所以不再疯狂“内卷”充电功率,一方面是因为看到了现阶段智能手机充电存在天花板——现有Type-C接口的峰值功率为240W,很难再有所上探。另一方面,由于智能手机的电池容量有限,随着充电功率超过100W,手机用户的边际收益其实在不断下降。240W快充虽然可以实现分钟级充电,但相较120W快充并没有快几分钟,却要为此付出更高的成本、发热以及电池损耗,对消费者来说得不偿失。
由于充电功率上限已经达成了“默契”,2023年,智能手机厂商在手机充电方面主要的动作,就是优化功率表现和电池使用寿命。以小米14为例,其搭载小米澎湃P2充电芯片,可提升充电效率,降低能量损耗;小米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全方位看护电芯,智能修复,延长电池寿命,最终实现31分钟充电100%的成绩。无独有偶,一加12也支持长寿版100W超级闪充,支持熄屏亮屏充电再提速、智能控制手机充电温升、长时间充电保护电池等功能。
有业内人士表示,智能手机厂商不再在充电功率方面“狂飙”,从侧面说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导向,这无疑有利于智能手机厂商打造出人性化的产品。
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