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消费电子行业迎来了市场旺季。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fK发布的《2023至2024中国科技类消费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趋势。
从整个消费电子后市场来看,随着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化已成明显趋势,智能家居以及具备部分消费电子属性的新能源车等产品的不断崛起,带来了相关的维修、维保更为庞大的新市场空间。
1月5日,“智享服务,引领未来”消费电子后市场创新峰会暨一小时科技B+轮融资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在发布会上,消费电子后市场领军品牌一小时科技正式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楷集团、瞪羚资本、睿和投资、信远瑞和、聚能投资。这标志着一小时科技在消费电子后市场领域的稳步发展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本轮融资完成后,公司正式向着三年内IPO的目标发起冲刺,目前已入选广州番禺区上市后备企业库,启动IPO辅导。
完成B+轮融资,三年内冲刺IPO
成立于2014年的一小时科技,早期通过手机后市场服务切入消费电子后市场,一路发展逐步向行业后市场全产业链渗透,如今已成为消费电子后市场综合服务平台,也是行业首个S2b2c产业互联网平台。
据一小时科技创始人兼CEO 冯平介绍,此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 SaaS 系统和全自动壳膜设备的技术升级,为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全渠道数字化营销、技术支持和供应链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大全国市场占有率,拓展海外市场,聚合更多优质的行业资源,共建开放共赢的消费电子后市场产业互联网生态。
如今,一小时科技已逐步形成了集“一小时服务、一小时供应、一小时智造、一小时教育,一小时创新”五大板块于一体的闭环生态,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智能生活服务平台。据悉,目前一小时科技已在全国布局了2000多家“一小时快修品牌店“及超8万多家SaaS系统合作店,门店覆盖了全国29个省,300多个城市,日均服务单量2万余单。
谈到未来的规划,冯平表示,今后三年内,一小时科技要打造“千城万仓,一镇一店”,全面深入社区,下沉乡镇,完成拓展1万家店仓,链接行业50万家门店,服务全国老百姓。目标是年营收超百亿,GMV交易额数百亿元,向着三年内IPO的目标发起冲刺。
对于此次B+轮融资,瞪羚资本王昀表示,一小时科技消费电子后服务市场覆盖全国,门店规模持续多年领跑行业,独立自主研发了功能强大的SaaS系统,以及极具创新的店仓一体模式和无人自动壳膜设备,让投资机构看到了其深厚的数字化技术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结合团队高管优秀的行业经营管理经验和战略执行能力,让他们对企业未来充满信心,也对下一步企业拓展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板块业务充满期待。
跨界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领域
作为消费电子后市场的头部企业,一小时科技凭借在手机后市场服务、供应链、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正式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领域,打造围绕“智能手机、智能终端、智能汽车”后市场服务的“人车家全生态”。
业内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规模将近3000万辆零售额破2万亿,虽然新能源车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却成了产业链上的痛点,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保养以及二手车市交易成了难题。究其根本,高集成、智能化、电动化让新能源汽车的维保对于技师维修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普通的汽修店已无法胜任。
很多人质疑冯平的团队以手机后市场服务为主,跨界到新能源车后市场去修电车能行吗?对此,冯平解释到,当下最有趣的现象是,做手机的品牌商都在跨界做汽车,小米、华为、魅族都进入新能源车赛道了。既然做手机的都去做新能源汽车,修手机的也应该有能力修新能源汽车,而且也是适合的。冯平进一步指出,修手机的人其实修电动汽车更有优势,三电的工作原理大家非常清楚,本质都是电子产品,运转原理相同。
据悉,一小时科技已战略投资了1家汽车后市场供应链企业及1家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分别为广州美林德枞供应链有限公司(已更名为“广州一小时智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市一伍一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冯平表示,消费电子后市场也好、新能源车后市场服务也罢,追本溯源,都是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实惠,便捷、透明、高质量的服务,通过服务好人这个核心主体,完成商业闭环。